我校召开智慧思政建设研讨会暨“慧思政”智能体开发专家指导会
为深化思政教育改革,推进智慧思政建设,7月11日上午,智慧思政建设研讨会暨“慧思政”智能体开发专家指导会在学校召开。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彭庆红,学校党委副书记孙传新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周晔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宇宏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爱玲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宋洪庆,华北电力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高继周,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保定两地领导班子成员及部分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孙传新对参与本次研讨会的专家表示欢迎。他指出,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以及“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坚持结合学校理工科学科优势进行特色化思政课建设,践行“智能+”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以数智技术助力打造一流思政金课之路,形成了将能源电力学科优势与思政教育深度结合、数字技术与思政课教学创新有机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的“三个结合”的特色路径,逐渐凝练成了以“智慧马院、智慧思政”建设为引领,以智能平台建设为抓手的思政课数字化建设创新之路。他期望,与会专家能够聚焦学校“慧思政”智能体的架构优化、知识图谱应用、多模态交互等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助力平台优化升级,进而赋能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和育人模式创新。
彭庆红指出,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教育强国建设意义重大,诸多高校已经开始以不同方式推进数智技术赋能思政课平台的建设。华电“慧思政”智能体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优势,在一些性能上已经处于全国高校生成式AI赋能思政教育探索的前列。他强调,“慧思政”智能体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希望学校在未来建设中需继续强化对平台的功能定位、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建设路径等关键问题的深入研究。
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保定)副院长、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主任王建红介绍了“慧思政”平台的创始发展历程以及“慧、会、汇、惠”的“四H”设计框架。周晔、周宇宏、赵爱玲、宋洪庆等专家分别从“慧思政”智能体软件硬件跃迁、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融入、意识形态安全、内容供给和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对平台建设提出了中肯建议。
会前,与会专家参观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建设递进式主题展”和大思政课VR实验室,并就大思政课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
初审:韩兴武
复审:王建红
审核:王 伟
责任编辑:陈昀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