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王增平教授当选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士
近日,我校王增平教授当选2024年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士。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成立于1981年,是经民政部依法注册登记的、由电气工程领域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是党和国家联系广大电气工程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是发展我国电气工程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自2021年起设立会士制度,旨在表彰在电气工程或相关学科取得卓越成就、学术上有较深造诣、有重大发明创造或有重要贡献、为学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士每年提名评选一次,每年会士评选最多不得超过10人。
王增平,男,1964年11月生,汉族,河北辛集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民建中央委员、民建中央科教委员会副主任、民建河北省委副主委、河北省政协常委、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供用电安全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电网保护及安全控制的教学科研工作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集成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863计划”课题和“973计划”课题各1项,完成重大科技成果13项,发表论文376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2项,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是北京市教学名师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国家精品课及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主要成果和贡献如下:
(1)在微机保护推广应用初期,主持研发了微机发电机-变压器组成套保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30余种保护和控制装置,率先提出了变压器差动自适应跟踪补偿平衡系数、变电桥切换式发电机转子接地、功率平衡型发电机失步预测和基于模型参数的变压器保护等保护判据和方案。这些保护装置在我国电网获得推广应用,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为应对电网发展和规模化新能源并网给后备保护带来的挑战,首次提出了基于故障多元信息的“站域集中-站间分布式”广域保护系统方案。将现有保护与广域保护有机衔接,既实现了保护利用多元故障信息的重大创新,又传承了传统保护的成熟运行经验,对广域保护的应用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解决了现有保护过负荷误动的连锁跳闸问题,又有效防止了远后备灵敏度不足造成的事故扩大,并大大缩短了后备保护动作时间,近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小于100ms,远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小于500ms。研制了国际上首套基于故障多元信息的新型保护系统,已成功推广应用于国内外10kV~500kV电网多座变电站。
(3)为应对电力电子设备故障弱馈及时变特征对工频量保护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故障全暂态过程时频域特征的保护新原理。利用故障和非故障线路高频信号能量占比的差异化特征,提出暂态电流方向保护新原理,避免了暂态量保护对定值的依赖;提出的基于主频能量电流差动保护新原理,动作时间在5ms以内,有效避免了CT饱和及新能源电源时变特征对保护的影响。研制的新型电力系统线路保护装置,已在南方电网、浙江电网、安徽电网等多个220kV、500kV新能源送出线路挂网运行。
(4)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带来的系统安全风险,提出了抑制和阻断连锁故障发生发展的保护与控制协同策略。提出了首次、连续、同时换相失败的边界条件量化指标,建立了交直流信息融合及保护控制协同机制,有效提升了对交流故障引发换相失败的阻断能力;建立故障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的故障危害度指标,可有效提升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的准确性;提出了跨电压等级层次化优化切负荷策略,研发了基于站域信息的精准切负荷系统,可实现过负荷的精准、快速控制,有效抑制了潮流转移过负荷造成连锁跳闸系统性事故的发生。
担任河北省政协常委期间,提出了《加大对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体育、美育投入》、《加快我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建议》、《规范户用光伏健康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落地实施》、《加快储能产业发展》等提案,并被有关部门采纳。
初审:郭玉聪
复审:吴学辉
审核:乔开文
责任编辑:郭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