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要闻
华电要闻

【甲子校庆】简朴务实迎校庆 助推一流谋发展——校庆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六十年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六十载栉风沐雨,春华秋实。自校庆筹备工作启动以来,在校庆筹备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全校上下按照60周年校庆工作方案的安排部署, “甲子纪念”、“卓越学术”、“联通国际”、“共享协作”、“文化校园”、“光明公益”等六大版块、十八项重点活动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甲子校庆已成为学校总结发展经验、弘扬华电精神的“文化工程”,展示办学成就、提升华电品牌的“名片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共促事业发展的“民心工程”,激励着全体华电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科学顶层设计,筹备工作稳步推进

学校高度重视60周年校庆工作,专门成立了以周坚书记和杨勇平校长为组长的6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委员会,多次召开校庆专题会议或听取专题汇报,研究和设计校庆事宜,部署和推动校庆筹备。周坚书记和杨勇平校长多次对校庆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要齐心协力办好60周年校庆,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步伐。

为了有序推进校庆工作,在广泛调研、深入论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出台了《华北电力大学60周年校庆工作方案》,确立了“学术优先、院系为主、文化引领、突出公益”的基本原则,设计了“六大板块,十八项重点活动,六十项主要活动”的总体布局,成立了由校领导担任主管领导的10个专项工作组,以及以院长(主任)、书记为组长的25个院系工作组。

为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学校先后召开了校庆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和校庆动员大会,对6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各工作组按照会议精神,精心谋划、全员动员,认真细致地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运程表,形成了《华北电力大学60周年校庆工作手册》和《校庆工作月历》,容纳了全校264项校庆活动。截至目前,各工作组正按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校庆筹备工作。

学校确立了以“点亮新时代的电力之光”作为60周年校庆主题语,发布了60周年校庆标识及校庆宣传片;设计了60周年校庆视觉形象识别手册;委托开发校庆纪念品并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开通了60周年校庆专题网站和“甲子华电”微信公众号,截至目前,“甲子华电”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已达10万+,仅“华电60周年校庆宣传片震撼来袭”单篇阅读量就达3.5万,《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光明网、人民网、中青网等多家媒体从不同角度对校庆系列活动累计报道近百次,进一步增强了校庆的文化艺术氛围,连接起华电人的母校情结。

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校长杨勇平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要以庆祝建校60周年为契机,发挥自身优势,凝聚各方力量,进一步强化四个服务意识,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值此60周年校庆之际,学校聚焦能源革命,以推动能源和交通两大领域融合发展为己任,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国家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研究院,旨在破解能源交通领域内的改革发展难题,引领能源与交通学术前沿研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新视角,为行业发展搭建新桥梁。该研究院的成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新华社刊发的该新闻通稿阅读量超过60万人次。后续,我校还将有参与“一带一路”、聚焦精准扶贫、服务雄安新区等支撑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目的的重大活动推出,积极践行大学责任,为60周年校庆献礼。

回顾甲子岁月,总结经验展示成果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学校专门成立了校史修编工作组,修订和编撰《华北电力大学校史(2018 版)》,目前已撰文近42万字,集选、核用图片千余张,校史修编已基本完成;学校组织力量筹建校史馆和学校发展建设成就展,综览义旨妙秀,描绘学校60年历史的精彩画卷,目前已完成史料资料和图片的搜集整理、文字撰写、陈展方案设计等工作,即将进入施工建设;学校组织摄制团队,对学校早期教师、校友进行专题访谈,通过口述华电历史的方式,挖掘珍贵史料,并将编撰成口述历史的纪录片;学校开展了“华电人物”和“杰出校友”评选活动,对建校以来为学校建设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员工和校友进行表彰,目前通过基层酝酿,确定了候选人名单。

崇尚学术立校,与名家大师面对面

学校策划了一系列高水平有影响的学术活动,进一步弘扬学术文化,让学术之风尽吹华电校园。学校设计了“院士华电行”系列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邀请国内外院士、诺奖获得者、知名学者等到校开展学术活动,截止7月20日,该活动已累计开展22期,邀请到了来自能源与矿业工程、环境工程、分析化学等领域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外籍院士29位,他们通过学术讲座、决策咨询、交流研讨等方式,为学校学科建设发展建言献策,营造了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办学优势与学科优势,主办承办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十余场(次),各院系举办了50多场学术报告会、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讲座,几乎涵盖了我校各个学科领域,参与人数逾万人,极大地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打造文化名片,扩大师生的参与度

学校着力建设高格调、高质量的校园文化,精心设计了百余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型校园文化活动,力争打造文化底蕴深厚、承载历史和未来的校园文化名片,扩大师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截至目前,校园文化活动分时段、分层次的稳步开展,美国犹他州青少年歌舞团、Big Husband乐团、罗马尼亚皇家合唱团、美国西肯孔院等来校举办专场演出或展览,并与学校青年学生进行交流。学校举办了“迎校庆,庆五四”大学生合唱比赛、“铭记华电历史,再续辉煌未来”主题团日活动、“献礼甲子华诞”中华传统文化大赛、“学为贵”杯教职工联合乒乓球团体赛等30多场大型活动,直接参与人数超3万人次,为60周年校庆注入了青春元素。

校庆年办实事,切实增强师生获得感

校党委书记周坚指出,我们要不断健全服务师生的体制机制,扎扎实实为师生办实事、做好事,让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每一个师生,不断提高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和满意度。学校提倡“简朴校庆”、“务实校庆”,重内涵、办实事,不搞形式、不走过场,采取系列措施办好民生实事,通过项目申报、筛选评审、调研论证等程序,经学校党委会讨论通过,最终确定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生生活质量、改善教工工作环境、方便师生出行、方便退休人员活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办公条件等8大类54项校庆年为师生办实事活动内容。截至目前,升级更新教室计算机、为学生宿舍更换床铺、主楼平台下车库扩容改造、建设掌上医院、成立学习互助服务中心等多项办实事目标任务已完成,其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当中,力争在校庆月到来之前全部落实到位。

凝聚校友力量,合作多赢共谋发展

服务校友、共享发展理念贯彻整个校庆年。在学校层面,完善校友一体化服务平台,启动各地校友会的换届工作,打造服务校友品牌活动,精心设置项目开展系列筹资。在院系层面,为校友举办感谢师恩、返校联谊、纪念青春等活动提供多方面便利,并将校友感恩情怀作为学生爱农爱校教育的生动范本。截至目前,成立校友分会已达50个,且国内绝大多数校友分会完成班子更替,召开了校友分会理事长、秘书长联席会;湖北、广东等校友会先后发起“众筹助力母校”活动为母校献礼;云南、福建、香港、北京等多地校友适时组织开展纪念或庆祝活动。校友一体化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健全校友信息数据库,录入近15万名校友资料,约占学校校友总数的70%,建立了校友名录和校友荣誉档案,并不断充实完善;开通了校友会微信公众号和校友微信群体系,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国、联通海外的校友网络。策划了“校友零距离”系列活动,其中包括“校友面对面”、“校友直播间”、校友文体活动等校友活动,学校定期邀请杰出校友来校,通过“明德大讲堂”平台与在校学生交流成长感悟,畅谈成才心得,分享成功经验,助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