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蓝色动力合唱团专场音乐会
5月9日晚,第十四届大学生艺术节——蓝色动力合唱团专场音乐会在主楼礼堂举办,本场音乐会曲目类型丰富、各具特色,集中体现了蓝色动力合唱团在过去一年中的排练成果。副校长孙忠权出席并与在场师生一同观看了演出。
无论是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还是引人无限回忆的经典老歌,都能让现场观众沉醉其中。耳熟能详的《蜗牛》,平实的歌词、舒缓的旋律,鼓励着我们不要被现实击垮,即使渺小如蜗牛一样也该一步一步努力向上;而《雪落下的声音》,表面上舒缓如落雪,而实际上却饱含了对每一段全心付出最终却无果而终的恋情的痛惜,都只留下一方大叹《可惜不是你》,深爱过、却什么也留不下的伤痛,只能一句“可惜”作罢。花落花开,灯起灯灭,一首献给离别的《你我》诉说着淡淡的思念,说不出的祝福,讲不完的故事,仍愿将来的路上,你能再遇见我。当《同桌的你》响起,那些沉在心底的种种总会突然涌上心头,模糊了的面孔开始清晰,陌生了的声音渐渐熟悉,于是我们的青春记忆便在歌声中被唤醒。而一首来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南屏晚钟》婉转悠扬,我们的耳边仿佛响起了随风飘送的钟声,唤起了相思梦。
慷慨激昂的军歌和牧歌与抑扬顿挫的抒情长诗,铁骨豪情与似水柔情的交织更令人徜徉在人声之海——东蒙民歌《牧歌》以悠扬雄浑的曲调将无边草原展开在听众眼前;《木兰从军》以旋律为笔,以人声为墨,描绘了木兰在战场上骑着战马,挥动长剑,拉动强弓的画面;《我是一个兵》慷慨激昂,铿锵有力,曲调质朴,将人民军队的爱国爱人民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中西音乐别样风格的交汇碰撞出绚烂的音符。合唱团选择诗歌这一古老又年轻的载体表达深切的感情。合唱曲《愿》从乐曲开头的纤细织度起始,缓缓地朗诵出诗文,在海洋、风浪、歌声、星光等一连串诗文写景后,迎来了高潮的堆砌,至终,回归至纯粹的诗文朗诵,于静謐中道出祝愿的深深情意。席慕容所作诗歌《一棵会开花的树》将少女等待意中人的痴心幻化作树上之花,不仅极具画面意象之美,而且富含声韵谐和之美。西方教会的赞美诗《Ubi Caritas》旋律空灵幽静,闭上双眼,我们仿佛置身教堂,聆听着上帝关于慈善的教导。除了诗歌之外,《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也具有自己的魅力。它用美妙的旋律抒发出细腻而真挚的感情,让人不禁思索:“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我将如何度过今天?”而《你看》则热情地包裹着许多人的心。
肖姝老师一曲独唱《粉墨春秋》,对京腔戏歌的演绎,道出了戏曲人一生一世的一喜一悲、一颦一笑,戏曲与歌曲的结合展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Adiemus: Songs of Sanctuary》初始笼罩于富有节奏性的轻缓吟唱,继而接入坚定的由合唱团留学生演奏的打击乐,声如曙光乍现,接近升华之际,合唱也随之将全曲带向高潮。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青年指挥家琚先行先生重新回到舞台,与合唱团的同学们共同演绎了两首返场曲目,观众席中的老团员们纷纷走上舞台与合唱团共同演唱团歌。
演出结束后,孙忠权走上舞台与演员进行了交流。他对蓝色动力合唱团师生们的优异表现给予了赞扬,并指出艺术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里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个方面。蓝色动力合唱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全国和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中都获得了最高荣誉,已经成为华北电力大学一张闪亮的名片,希望大家再接再励,为学校的艺术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