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好老师】马海杰:以身为教 传道授业
编者按:为弘扬高尚师德,展示华电教师形象, 学校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在全校组织开展了第三届“我身边的好老师”评选活动,最终确定并授予刘向军等17名同志为第三届“我身边的好老师”称号。学校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展示获奖教师立德树人的先进事迹。希望通过对身边好老师先进事迹的挖掘报道,引导全校教职工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起始于辛劳,收归于平淡”,从教十八年,她深耕讲坛,潜心育人,把“讲好一门课,影响众多人”作为教学生涯的座右铭,通过“赛”和“研”,以深厚的教学功底,勤勉的教学态度,努力做学生“身边的好老师”。
大道万千,教如良驹
教无定法。作为一名电子系教师,马海杰在每一堂课后都要进行总结、剖析和反思,思考本堂课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从教十余年来,她在探索中持续积累,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是否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是否达到预期,马老师都会在反思中学习、寻找规律,同时也会经常参与各类教学改革或课程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不断尝试与创新,努力提高课程效果。
在课堂创新中,马老师积极参与授课竞赛,通过竞赛学习新的授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2016年,马老师参加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课程授课竞赛。在参赛过程中,受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李雪梅老师的数电课上便携式实验的启迪,她也将便携式试验系统引入数电课堂,在课堂上做到了“即时实践、学用合一”。在授课过程中,马老师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更新授课内容、更新授课方式以适应技术变化和时代需求。
数电电路之灵活多变,令不少学生摸不着头脑,同样也给马老师留下了难题。但风浪吹来,欲试其顽强。“学生喜欢实践环节,我把它融入到课堂里,帮助他们理解”,在枯燥教学之外,马老师另辟蹊径,她给学生分发便携式实验系统和芯片,随堂进行实验和展示。一方面锻炼学生动手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成果显然说明了一切,在马老师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动手搭建电路的热情高涨,甚至有学生自发的购买,组装电路电板,设计了有如“篮球24秒”、“打地鼠”游戏、“拔河比赛”等精彩的作品,这些设计的背后,既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也是对电子学科展露出的浓厚兴趣,更是马老师巧妙育思的体现。
时代挑战的来袭,开启了线上教学的新篇章。“更新教学理念、更新授课内容、更新授课方式”,面对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马老师通过自身对“云课堂”的理解,不断更新启迪学生专业学习思维。明确的目标是成功的基础和起点,也是前进的动力。“用轻松易懂的方式以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她秉持着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讲台下一双双求知的眼眸也鼓舞着她不断践行自己的目标。用线上教学工具和便携式实验系统,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能够提升学生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更能适应时代需求。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马老师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于她而言,班主任实质上是一项管理工作,也是与同学们以心换心的过程。教书是有形、有限的工作,而育人是无形、无限的工作。班主任只有与同学们深入交流,尊重其思想、了解其需求,在情感上投入,让同学们感到温暖与人文关怀,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成为同学们的良师与益友。马老师也期冀着自己的学生成为有爱心和心存感恩的人,成为独立自主的人,成为有责任心之人,能在变化万千的世界中践行“慎独”二字。
教学生涯中马海杰也会遇见不同且变化着的难题与挑战。当学生向马老师提出转专业的想法时,作为班主任的她一方面需要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一方面也需要充分尊重学生意见。冲突在所难免,美满却时刻被期待。权衡之下,马老师和学生家长进行了多次沟通,她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追求自己喜欢的专业。多年后再谈起此事,马老师感叹说,“我们应该要用心对待每一名同学,认真打磨每一堂课,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影响一批又一批学生。”
画一缕树影相映,照一方灵魂前行,教育之质,大抵如此。
科创引路,愿做点灯人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夺新”,马海杰老师十分支持本科生参加科创活动,并积极参与各种科创竞赛的指导工作。在她看来,科创竞赛能够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逐步迸发出求索精神,从“让我学”到“我要学”,学习成效大幅提高。学生参加科创竞赛同样顺应了国家的重大人才战略需求。伴随5G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的跃迁,国家对电子信息类行业人才的需求也急速扩张。在科研竞赛中培养人才、挖掘人才,“学生们大胆尝试、努力创新,这对于我们国家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非常重要,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充满生命力的原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马老师先后参与了大学生大创项目、蓝桥杯竞赛、大唐杯竞赛和电子设计大赛以及工程训练中心的电子线路综合实践的指导工作。帮助学生解决项目过程中的问题点、鼓励创新、激发学生思路、努力改善学生科研条件......在指导过程中,马老师尽最大可能向学生提供帮助,将创新点落为实际点,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科创指导中,电子系的王洪菠同学令马老师印象深刻。马老师同时指导了他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设计项目。马老师的殷切指导加上王洪菠的踏实肯干最终圆满地完成了项目设计工作,并成功申请了两项实用专利。科研工作中展现出来的创新能力也让王洪菠在考研中如虎添翼,成功进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深造。本科期间马老师对他的指导也为其研究生期间的科研工作筑下坚固地基。王洪菠读研期间承担实验室重点科研项目,两次获得一等奖学金,最终成功签约华为,在心仪的公司继续发光发热。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马海杰甘做华电学子科创路上的点灯人,在与每位学生的相知相识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书卷之外,亦是千里快哉
卸下繁忙的教学任务之后,生活也等来了无限惬意与舒坦。
闲暇之余,马海杰会选择散步以慰身心,时间富裕之时,也会与家人一同出游,踏遍山水人未老,畅快此刻独好。回到家中,摆上盛宴一桌,拉上家人落座,马老师也尽享美食之乐。
生活细碎,编织成诗。诗里写过苦痛折磨。年轻的马海杰尚等待星火,为求学点灯,那一年尘窗拂开,十余年的高考恍惚昨日,经历过磨难拷打过后的她,如今也高举灯火,为万千雪夜奔波的你我他亮起微微星火。“那些日子再回忆起来,当时的坚持却也难能可贵。”
诗里写过师者背影。教学这条路上,马海杰从来不是孤身一人,博士导师崔翔以严谨的科研、渊博的学识和认真的态度予她目标之所在,谢志远、尚秋峰等老师以教学上的指导与鼓励予她关怀照顾,还有无数始终陪伴着马海杰的各位良师益友,让年轻的她一直怀揣着热情与梦想一路前行,生活难免苦涩,却始终有他们常伴左右,如春风拂身。
个人简介
马海杰,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副教授,主讲《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是国家一流课程、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的骨干教师,负责省级教改项目3项。曾获河北省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级一等奖、河北省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级二等奖、华北电力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课程授课竞赛一等奖、第八届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校级青教赛二等奖。获我校第三届“我身边的好老师”表彰。
初审:唐烨
审核:王万雨
责任编辑:陈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