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校再获佳绩
近日,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下发了《关于201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报》,对在2015年“三下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获奖单位和团队进行褒奖,其中北京校部团委和保定校区团委分获201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称号,保定校区“情暖童心,与爱同行”社会实践团荣获201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其中我校“情暖童心”赴神南中学小分队获得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社联合评选的“全国大学生百强实践团队”荣誉称号评,实践成果得到了中国青年报社官网等诸多社会媒体的广泛报道。
今年5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等联合组织开展了以“践行‘八字真经’,投身‘四个全面’”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超过400万大学生,近25万支省、校、院系等各级团队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保定校区团委按照文件精神,组织成立了30余支校级社会实践队伍,近百支院系级社会实践队分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涉及绿色电力推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新能源产业调研、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大学生创新创业等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和社会反响。
“情暖童心”系列活动是体现我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代表性志愿服务项目。在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保定校区实践队伍依托已经建设的“情暖童心”顺平县留守儿童帮扶中心,并发挥大学生校官作用,组织相应的实践队员融入到留守儿童日常学习中去,让留守儿童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心。拍摄纪录片,记录留守儿童家庭、学习生活,通过纪录片寻求社会关注和帮扶渠道。经过我校近年来的不懈努力,顺平县已经建立了五个帮扶中心;成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情暖童心”专项基金委员会;并按照“要深入研究关爱对象的实际需求,加强谋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注重点面结合,以“面”治标,以“点”治本;要做实做细,坚持把关爱对象的实际需求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孩子们真正受益作为衡量工作效果的唯一标准,把好事办好;要协同作战,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工作理念,在任务分工、信息共享、工作步点等方面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的三点要求积极开展活动。给孩子们带去了物质资助,带去了教育资源,也带去了人文关怀。同时也把孩子带到了外面的世界,开阔眼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在“情暖童心”志愿服务中,我校团队获得了全国百强社会实践团队称号;在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项目中,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其中“情暖童心,与爱同行”实践团队荣获全国优秀实践团队。
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我校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贯彻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家乡的实践中,争做绿色电力创新创业的时代先锋,并借此契机将“绿色电力”行动向更高、更广、的层面推进。“绿色电力”社会实践活动一直以来作为我校社会实践的重点项目、特色项目,它充分体现了我校的学科特色。今年我校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深化实施“绿色电力”公益实践活动,在新疆、江西两个试点地区重点开展了以科技扶贫为依托的能源解困项目,有效实现了精准扶贫,助力当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的目标。为新疆试点地区的农民群众捐赠安装了129套户用便携式太阳能发电设备,解决了当地农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用电问题;继去年江西兴国县实践试点的基础上,又为江西新的试点地区建设了15座3千瓦的“户用并网光伏电站”,为当地群众生产清洁能源并依托能源致富创造了条件。
我校团委始终以“践行八字方针·投身四个全面”为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旨在让同学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要求,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达到强化育人的功能和效果,抓好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教育;注重发挥大学生的文化智力优势及专业特色,使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成长相结合,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结合,与社会发展所需相结合,力求在实践中思路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形成了华电特色、华电品牌,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凝练华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