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要闻
华电要闻

《华北电力大学校史(1958-2018)》基本完成

为了记载华北电力大学六十年来的办学历史,深入发掘华电人爱校敬业的奋斗历程,传承华电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学校把编纂校史作为甲子华电庆典的文化建设工程之一。今年年初,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周坚、校长杨勇平任主任的校史编委会领导校史编写总体工作,副校长李双辰担任编写组组长,由高教所、党政办、档案馆等部门人员组成的编写组具体担纲校史编写工作。目前,华北电力大学校史(1958-2018)》初稿基本完成,进入了后期的出版印刷工作。

在半年多的校史编写过程中,编写组上下求索、遍访亲历、认真取证、奋力撰稿,在调阅大量档案材料的基础上,先后召开专题会、统稿会等十多次,对校史目录、内容结构及稿件内容逐字逐句的反复推敲、充分讨论,数易其稿,终至初稿审定。暑期期间,编写组利用假期时间分工协作,并分四次利用了六天的全天时间,在北京校部集中了保定、北京两地编写组成员,共同对校史内容进行了逐一的审校。

在校史编写过程中,编写工作得到了许多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校友及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在大家的帮助下,编写组多次征集校史意见建议、实物及史料,召开了座谈会6次,组织了寻访团赴学校早年各个办学点(居住点或安置点)实地追寻取证。编写组共征集到意见建议732条,校史编写线索和材料43份,采访了50多人并制作了口述史料。

校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精神和特色的重要体现,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名片。虽然时间紧、任务重,编写组成员各自也有本职工作,但是编写组仍力求使校史的脉络更为清晰,置身国家背景之中,讲好华电故事;结构更加合理,粗细结合,突出重点;史料更为准确,关注历史的细节、大师的风采、校史的事迹;内容更为丰富,在确保学术严肃性的基础上,增加可读性和立体感;文字经过进一步的润色,更为顺畅、准确。编写组在工作中,也充分依托了上一版校史的优秀成果,以此为坚实基础,不断加以改进。

初稿形成之后,编写组根据出版社的进度要求,结合新资料和新建议,不断进行完善。日前,已完成书稿三校工作,进入后期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