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要闻
我校学子参加“挑战杯”全国大赛载誉归来
发布时间:2013-11-01
作者:胡庆宇 任威宇
近日,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苏州闭幕。经过作品展示、现场问辩等环节,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最终夺得国家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的好成绩,同时保定校区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并再次获得竞赛发起高校资格。校党委副书记郝英杰亲临比赛现场,慰问参赛师生,指导竞赛工作。校长助理米增强、郭孝锋赛前多次参加竞赛模拟答辩会,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的最高舞台,本届比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近2000余所高校的近两万件作品报备参赛,经过省级比赛、全国复审,最终440所高校的1135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
近年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下,相关部门、院系通力配合,参赛同学不惧艰辛,指导教师悉心付出, 我校的“挑战”之路呈现良好态势,继上届竞赛获得特等奖,实现了“质”的突破之后,本次竞赛又在决赛作品数量上实现了“量”的突破。北京校部在2013年首都“挑战杯”中,获得第8名,首次获得首都“挑战杯”优胜杯,3件作品推荐入围全国决赛,打破了往年只有1件作品参与全国决赛的瓶颈,最终获得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取得近年来最好成绩。保定校区继续保持在河北省的领先地位,在2013年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了特等奖4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项的优异成绩,并荣获“优秀组织奖”。经过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强中选精的激烈比拼,保定校区推选的6件作品全部入围全国终审决赛,夺得国家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的好成绩,获奖数量为近年来之最,再次成功捍卫发起高校资格。

为了备战本届竞赛,我校自2012年3月即开始了竞赛的筹备工作,各方面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学校进一步完善了作品的申报、审核机制,健全了作品立项后的技术支持和经费保障等配套措施。采取多次立项、定期检查、分类评审、模拟答辩等措施,从全校近900件作品中遴选出9件参加全国决赛,确保了参赛作品的水平。校领导和相关专家、指导教师还多次亲临布展现场,现场问辩并给予参赛学生详尽的指导。从环境布置到设备调试,从发言内容到表达形式,专家们在各方面“鸡蛋里挑骨头”,以求获得最佳参赛效果。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挑战创新路,共圆中国梦。今后,校团委将继续坚持引导青年学生在服务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创新创业实践中成长成才的理念,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通过重点培育项目立项、学生创新团队扶持、完善配套支持措施等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完善创新载体与机制,鼓励、吸引广大学生进一步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助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附: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名单
北京校部:
国家二等奖
作品名称:光伏下乡可行性与应用前景的调查与研究
指导教师:马卫华 赵保庆
作者姓名:方雨康 杨洋 郑书誉 李常明 赵亚男 钱蕴哲 张雅坤 杜玉丹
国家三等奖
作品名称: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的调查研究——以北京市延庆县为视角。
指导教师:马卫华 王卫东
作者姓名:詹森国 龙日尚 沈新 李真 韩雨辰 陈恩 包海云 郭汉卿
保定校区:
国家二等奖
作品名称:异地老人医疗报销障碍、损失评估及改进方案——基于京津冀地区调查
指导教师:胡宏伟 江海霞 李冰水
作者姓名:高敏 李延宇 刘天骄 畅重周 由强 刘帅志 张瑞平
作品名称:西部无电区太阳能应用管理模式创新——基于对青海省久治县太阳能利用的实证研究
指导教师:李菊英 于海龙
作者姓名:达娃央金 张冰华 郭巍 刘冬雨 何一 张桐建 李玥 张钰淇
国家三等奖
作品名称:废旧陶瓷绝缘子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
指导教师:刘云鹏 韩颖慧 夏珑
作者姓名:许自强 李忍 庞永超 黄沈海 周雪 何璇 许艳 邓忻依
作品名称:基于物联云的智能用电用能系统平台的开发
指导教师:顾雪平 刘云鹏
作者姓名:陈亮 王扬 杨世旺 陈沫 乔林思航 裴少通 赵路佳 仇晶
作品名称:绿色高效气相汞氧化剂的研发
指导教师:赵毅 李泽红
作者姓名:郝思琪 崔帅 杜磊霞 王涵
作品名称:我国光伏业可持续发展协调共享机制构建与模拟效应研究——以保定中国“电谷”为例
指导教师:李伟 苑秀娥
作者姓名:陈寒钰 叶凯文 毛佳欢 苏蕾 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