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办京津冀计算机学科群第二届研究生学术会议暨院长高峰论坛
本网保定讯:9月22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我校承办的京津冀计算机学科群第二届研究生学术会议暨院长高峰论坛在我校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我校党委副书记郭孝锋出席会议并致辞。京津冀三地的计算机学科院长、业界专家、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大会邀请的主题报告专家有: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联合国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科学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钟义信,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袁野,北京格分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成,甲骨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鹏,星环科技总经理庞磊等。
此外,大会邀请了石家庄铁道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朴春慧教授、河北经贸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孙立辉教授、天津理工大学黄玮教授担任院长高峰论坛的引导嘉宾,莅临会场的嘉宾还有来自京津冀三地的计算机学科院长、业界专家和研究生们。我校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利担任本次大会的程序委员会主席,组织委员会主席由CCF YOCSEF保定分论坛主席、河北金融学院何志强和CCF YOCSEF保定分论坛副主席、我校计算机系主任鲁斌担任。
大会前半部分由何志强主持,向到场嘉宾介绍了京津冀计算机学科群研究下学术会议暨院长高峰论坛的基本情况和CCF YOCSEF的基本情况,宣读了大会流程。
随后的主题报告环节由鲁斌担任主持。首先,钟义信院士做了题为《范式革命下人工智能的研究》的学术报告,这次报告站在科学范式的制高点上研究人工智能的历史、现状、问题和出路,对在“机制主义”框架下将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三者予以谐完美统一作了论述;陈志成做了题为《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实验平台》的主题报告,报告在分析当前教育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阐述人工智能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并简要介绍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实验平台;王鹏做了题为《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平台》的报告,分享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专业从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平台建设以及师资培养的一些经验,介绍一些高校的建设经验,以及甲骨文华育兴业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学实验平台的特色及应用的一些案例;庞磊做了题为《“大数据+人工智能”推动教育行业的创新发展》就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开展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做了经验分享,并分享了相关的成功案例;马帅做了题为《大数据近似计算》的报告,分享了其在查询处理等搜索任务在最优解难以计算或者不必要时,如何利用近似方法获得有效信息的研究成果;袁野做了题为《新型大图数据的管理与应用》的报告,报告结合实际应用,阐述了大图数据的传统特点和新型数据特征,以及由新型数据特点带来的研究挑战和科学问题,并介绍提出的一套大图数据计算理论框架,及基于该框架的新型大图数据计算模型和管理系统。
下午,与会专家围绕“计算机学科研究生毕业与论文发表“脱钩”难在哪?”这一主题举办了高峰论坛。京津冀三地的计算机学科院长、京津两地的CCF YOCSEF学术委员以及研究生导师参加了论坛活动;陈志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彬、北京外国语大学梁野教授、燕山大学练秋生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论坛;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唐卫清作为特别嘉宾参加并指导了论坛工作。论坛上,朴春慧做了主题为 “研究生毕业与论文发表” 的引导发言,孙立辉做了主题为“从研究生培养定位看论文要求”的引导发言,黄玮做了题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学术论文的思考”的引导发言。在讨论环节,到场嘉宾针对“研究生毕业与论文挂钩弊端在哪?”“如果论文和研究生毕业真的脱钩了,高校能否hold得住”“为了科学评价培养质量,我们应该‘立’什么?”这三个问题开展研讨。
此外,大会安排了两个研究生学术交流分会场,主题分别为《计算机视觉、NLP与ESN》和《机器学习及应用》,分别由我校副教授赵振兵、河北大学副教授刘帅奇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