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要闻
华电要闻

复杂能源系统智能计算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召开第一届技术委员会会议

本网讯:9月15日,复杂能源系统智能计算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以下简称“中心”)在北京召开第一届技术委员会会议。中国工程院郑纬民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毕天姝,中心第一届技术委员会委员、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系和科学技术处等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议。

毕天姝在欢迎辞中指出,目前,国家以实现双碳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如何将人工智能与双碳结合是当前国家工程领域研究的重大科研问题。结合国家重大需求,针对复杂的能源系统如何实现多种能源互补、实时平衡控制,保证复杂能源系统的安全,学校在2019年提出建设复杂能源系统智能计算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并获得教育部批准筹建。学校希望能够通过技术委员会的研讨,有助于凝练学科方向、提高平台建设能力、汇聚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能够真正地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支撑。

中心主任鲁斌教授向与会委员在中心研发能力、成果转化与行业贡献、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营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汇报,并重点介绍了中心2019-2021年度建设进展和发展规划。近两年,中心共承担国家或地方重大科研任务8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4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其中,中心开发的“锅炉炉膛温度在线监测及可视化系统”解决了锅炉燃烧过程中实时在线监测和精确测量问题,为实现锅炉燃烧优化、深度高峰及低负荷稳燃等提供了技术保障,填补了传统的接触式测温技术无法长期连续在线测量炉内高温领域的空白。工程中心张继勇教授成功申报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项目,并获得500万元资金支持,基于该技术,其成果转化落地企业北京华瑞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额已达到1898.6万元。

郑纬民指出,该中心将人工智能引入能源电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思路开拓,视野广阔,希望中心要抓住主要方向,并争取三年内做到国内最好。

与会委员对中心的发展进行了充分讨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技术委员会一致认为,中心立足华北电力大学已有能源电力学科优势,将高性能通用计算同智能计算的优势相结合,具有鲜明的能源、电力、智能计算交叉特色,取得了突出的建设成果,希望中心继续聚焦能源电力行业需求,提炼复杂能源系统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着力培育国内领先的工程技术成果,为能源转型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次中心技术委员会的召开,既是“复杂能源系统智能计算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一次总结,也是大学科研平台建设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科研平台将继续瞄准新能源、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储能与氢能等方向,精准聚焦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为大学双一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审核:曲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