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要闻
华电要闻

学校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云办公”新模式

在线教学、网上办事大厅、远程视频会议、智能机器人……一项项网络技术方案迅速制定,一个个远程服务功能模块快速上线。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华北电力大学充分发挥新一代网信技术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打造“互联网+具体业务”的“云办公”新模式,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质增效、保驾护航。

推进在线教学建设,确保“停课不停学”

开学延期、教学如期,方式改变、质量不变。2月17日,华北电力大学413门课程如期在线开讲,分散在五湖四海的华电师生通过在线教学齐聚“云端”,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666bbdb3b6c041209cdddcd00a8682ca.jpg

这样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在华电历史上是第一次。新学期以来,雨课堂、课堂派、学习通、腾讯课堂、 学堂在线、企业微信、钉钉、哔哩哔哩网站等各大网络平台上,都能看见华电教师在线教学的身影。从知识讲授到体育教学,从线上“主播”到B站“up主”,老师们在网上施展“十八般武艺”,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在线教学质量,成为了一道亮丽的“云端”风景线。

升级网上办事大厅,提供一站式线上服务

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疫情期间各部门业务开展,“一手抓防控疫情,一手抓远程办公”,发布通知《关于使用网上办事大厅构建线上流程的通知》,部署安排各项工作的在线办公方案,将原有的众多线下业务转变为线上流程,确保高效安全地支撑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9cb6b0147a714b20854475deaf3a07a4.jpg

各部门积极响应、迅速落实,安排专人负责本部门的业务流程梳理。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克服重重困难,将原来的“提出需求—沟通—开发—测试—上线”约3天时间的工作流程,压缩至一天完成,满足学校师生对于线上办公的迫切要求。截至目前,学校新建并上线了用印、签报、防疫物资申请、开具发票申请、人员调动、云视频会议申请、学生回国申请、学生回京申请等15个流程,目前全校已经上线80个线上流程,构建了解决各部门服务师生的各项业务实现网上集中办理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构建云视频会议系统,搭建“双通道”会议平台

视频会议系统是保障学校线上办公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减少疫情期间人员聚集的风险,同时满足“自主可控、安全保密、画面清晰、会议容量大、传输质量高”等远程开会的需求,学校升级部署“华电云视频会议”系统,搭建了“私有云”+“公有云”的“双通道”视频会议平台,同时升级校级会议室6个,部门级会议室26个,确保北京保定两地视频会议系统稳定运行。

063b1f060e2c4f7393336cb27fb5189c.jpg

升级后的“华电云视频会议”系统支持在个人PC、手机、平板等多种设备运行,连接4G、有线、无线等任意网络,即可随时随地加入视频会议。截至目前(3月15日的数据),“华电云视频会议”系统累计提供线上会议5528次,44241人次,累计会议时长142422分钟。

开发智能服务机器人,精准解决个性化需求

疫情期间,师生个性化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能做到“一对一”精准服务?学校利用企业微信,开启“智能服务机器人”服务功能,支撑校医院、网信办,研工部、学工部等多个部门,开通企业微信员工服务机器人小程序,既充分保障隐私,又可以快速线上解答各类问题。

2.jpg

“智能服务机器人”之所以能够“智能”,除了采用了线上提问、协同处理和统一出口的智能化工作流程外,各部门安排专人采用“坐席制”轮流值班,处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校医院的医生护士、负责学生工作的专职教师、机关工作人员纷纷上线,轮流担任“客服”,为华电师生第一时间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

疫情防控使得网络与信息化工作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和不可或缺,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杨万华认为,这次疫情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来说,既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升级”。这些“云办公”系统的建设,不仅为学校各项工作在疫情期间提供支持和保障,更希望在疫情结束后,在总结建设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这些采用新技术、新模式、新服务的“新网信”,能为华电师生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周到的服务,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