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再创佳绩
本网保定讯:6月2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落下帷幕。由机械系马鹏程、余盛灿和自动化系李媛组队在“无碳小车‘S’型赛道”的比赛中,以第三名的总成绩获得了此项赛事首次设立的竞赛特等奖,这是我校连续五届在此项比赛中名列前茅。另有机械系周文轩、机械系赵斌、自动化系宋治星、电力系董磊同学组队,机械系张睿、李刘益、安延禄组队,机械系王思霖、牟芮、吴堉组队分别获得“智能物流机器人项目”、“双8项目”、“S环形项目”等3个国家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教育部批准、财政部资助、高教司主办的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项目,是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大学生赛事之一。竞赛内容涉及项目设计、制作、组装、调试、成本分析、文档撰写等。旨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本届竞赛的题目包括“无碳小车‘S’型赛道常规赛”、“‘双8字’型赛道常规赛”、“‘S环形’赛道挑战赛”和“智能装备类智能物流机器人”。
本届比赛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启动,历经校、省两级竞赛选拔和全国总决赛,全国共有29个省市498所学校3536支队伍,15000多人参加省级选拔赛,50000多名师生参加学校一级选拔赛,达到赛事的历史之最,在师生中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力。本次参加决赛的有148所高校的1500余名学生参加了现场决赛。
在总决赛上,我校无碳小车“S”型赛道常规赛的三名同学,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拆装后的第二轮跑车中,跑出了绕行41桩运行46米的优异成绩,最终该队以季军的地位获得特等奖。
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和相关院系的重视和支持,离不开参赛同学和指导教师做出的不懈努力。在整个竞赛长达一年的过程中,教务处、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工程系的老师们为比赛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参赛同学利用课外时间积极训练和准备,付出了很大的精力。比赛锻炼提高了参赛同学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充分展示了我校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在大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对促进我校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以及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