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2024年教师节庆祝大会
9月10日下午,在国家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隆重举行主题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教师节庆祝大会。校党委书记周坚出席大会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杨奇逊,全体在校校领导,全校教职工和学生代表参加大会。会议全程进行网络直播,以视频形式在北京校部、保定校区同步举行。大会由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威主持。
会议通报了学校《关于授予刘吉臻、杨奇逊“华电功勋人物”荣誉称号的决定》《关于表彰2023-2024学年荣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集体和个人的决定》《关于表彰2023-2024学年十佳班主任和优秀班主任的决定》和《关于表彰从事教育工作满三十年教职工的决定》。
学校设立“华电功勋人物”荣誉称号,是完善学校教师队伍荣誉体系,加大表彰力度的重要举措。作为学校教师荣誉体系的最高荣誉,今年是首次评选,从退休人员中推荐产生,首届“华电功勋人物”获得者是刘吉臻院士和杨奇逊院士。
与会领导为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代表颁奖,为2024年新入职教师代表佩戴校徽,全体新入职教师面向国旗庄严宣誓。
周坚在会上作了题为“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讲话。她代表学校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一线,为学校发展倾注智慧和心血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2024年新加入华电的教职员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的广大离退休老教师、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周坚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强调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
周坚指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学校坚持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广大教职员工团结一心,统筹推进学校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周坚强调,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切实担负起强教强国使命。一是要勤于修身立德、涵养品格,勤修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激励和引导学生,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二是要善于匠心从教、慧心育人,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将思想引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造就一批堪当时代重任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三是要敢于求真务实、攻克难关,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坚持将改革精神贯穿到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积极投身有组织的科研,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展现使命担当。四是要勇于开拓进取、担当有为,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把个人发展与学生成长成才统一起来,与国家需要、学校办学目标紧密结合,坚定投入学校综合改革实践中,在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刘吉臻院士在讲话中深情回顾了自己在华电的求学工作经历,饱含着对学校深深的热爱。他指出,从事教育的本质就是要爱,要爱国家、爱学校、爱学生,“办一所负责任大学”的办学理念就是要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负责,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成长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对每一位教职工负责,使每位教师都能够施展才华、不断成长,为国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广大教师要树立与学校办学地位相匹配的远大发展目标,勇担重任、敢挑大梁,致力于解决国家能源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希望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踏踏实实为学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张尚弘、电力工程系赵小军、新入职教师代表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董瑞琦分别发言,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中去。学生代表数理学院赵家乐表示将在与学校的共同奋进、共同发展中修品格、长本领。
刘威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学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日党中央隆重召开了进入新时代以来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全体教职员工要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奋斗有我的责任感,挺膺担当、努力拼搏,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初审:刘旭 田里
复审:卜叶蕾 王璐
终审:张顺涛 郑凯
责任编辑:朱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