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要闻
华电要闻

全国政协委员刘吉臻教授会前接受媒体采访

3月1日,刘吉臻校长作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到驻地报到时接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光明日报等媒体的采访,相关媒体随后刊发或播报了有关消息。

人民网3月2日刊发了《委员刘吉臻呼吁:加快制定普通高校用地和建筑的标准》:3月1日,来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陆续抵京,记者在驻地见到了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作为一名大学校长、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刘吉臻委员给我们介绍了此次上会带来的提案,“加快进一步制定普通高校用地和建筑的标准,并将它纳入城市的建设规划当中。近几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很多学校的规模迅速扩大,尽管基础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平衡。刘吉臻委员说,“我发现,很多学校存在办学设施不足、校园面积狭小的情况,尤其是学生的运动设施和活动空间非常狭小。教育关系国计民生,学生应当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当中的‘体’一直被忽视,我建议本着节约国家土地资源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校园、保证配备必要设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人民网3月2日刊发了《刘吉臻委员谈大学生就业:高就业率是相对的 应重质量》:3月1日,来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陆续抵京,记者在驻地见到了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  在回答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时,刘吉臻委员说,“从目前的社会竞争环境看,100%的就业只是理想,换言之,不能全部就业是绝对的、高就业率是相对的。从办学者的角度,我们更加注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有无,通过抓学风、抓就业和抓奖助,推动学校办出水平和特色,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需求、更具竞争力。”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也一直在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谈到“大学生毕业养猪、当清洁工”等社会现象,刘吉臻委员说,“大学生也是人,没有什么不能做的,行行出状元。但大学生是习得一定知识、具备一定素质的人,应当把从事的行业做得出色、做到最好。”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广之声3月2日9点新闻播报:政协委员、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是第一次参会,他是一个新委员。他说,随着十八大之后大众方针的制定和落实,让我们的“美丽中国”不仅仅是一个直观意义上、视觉上的“美丽”。刘吉臻说:“尤其是十八大以后,全国人民也看到了希望,新的党风、政风如同春天的气息一样扑面而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两会也应当有更新的气象,更加服务于我们的老百姓,推动我们国家早日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