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副书记郝英杰参加人文学院2011年就业工作会议
为切实贯彻吴志功书记在我校2012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落实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12月22日上午10:00,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在教三A228会议室召开2011年就业工作会议。校党委副书记郝英杰、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赵冬梅、学生处处长张新娟和人文学院院长蔡利民、党总支书记范立、副院长王学棉、党总支副书记黄向军、各教研室主任和支部书记、毕业班辅导员参加了工作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范立主持。
分管学院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黄向军老师介绍了学院各个专业近5年就业状况,包括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 、同比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及和本院对比分析 、开展主要工作、2012届毕业生就业摸底情况及研判 、2010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摘要)和学院就业工作思考和建议六部分的内容。特别是通过与其他兄弟学校的横向比较和本院各个专业近年来的纵向比较,指出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形之下,文科专业就业面临的困难较多,但是在学生的努力和领导重视和全体老师指导和下,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三年来,学院各个专业均创了5年以来的最高落实率,其中法学专业26.3%的升学率、行政管理专业44.8%的三方签约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8.8%的出国率均创5年来最好记录。但是,学院就业工作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加强的工作,如:1.不同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区别在哪些方面?怎么培养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2.学生选择报考公务员逐年增多,但是通过率不高,怎么提高学生应考能力?3.在就业咨询中,学生的抉择知识和能力较差,怎么开展生涯抉择工作坊?4.学院在学校各院系中获得有效招聘信息最少,怎么提高校园招聘信息的有效利用率?5.近半数学生灵活就业或者签订劳动合同就业,怎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使其具备未来发展的潜能?6.怎么培养学生对学校和学院的感情?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人文学院提出了未来3年的工作思路:第一,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学院就业工作的核心、培养学生就业信心和就业主动性是学院就业工作的重点、开拓新就业市场是学院就业工作的难点、引导学生积极考研是学院就业工作的突破口;第二,按年级特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以目标教育为引导,以工作坊为工作载体,培养学生主动就业意识和掌握求职方法技巧;第三,注重发挥班主任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关键作用;第四,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特别改变是到电力系统就业的期望,拓宽就业渠道。
分管学院教学工作的副院长王学棉老师从教学与就业的关系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学生就业不仅是学生工作部的事情,更是每位任课老师的责任,教师是就业工作的主力军。王学棉副院长重点介绍了人文学院近年来加强教学环节与就业环节挂钩的一些具体做饭,例如在研究生就业中,导师招生数与学生就业挂钩、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课堂提问、课后小论文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等,并注意将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引入教材,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毕业班辅导员马海红、法学教研室主任王书生和中文教研室支部书记郑路三位老师从各自工作角度谈了自己对就业工作的认识,他们都觉得尽管目前学院就业工作困难重重,但是并不是没有希望,关键在于转变思路,降低就业期望值,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才能进一步提升学院就业工作水平,改善就业工作局面。
人文学院院长蔡利民高度概括了学院对就业工作的认识,一是在学科建设中要做到少而精、少而尤,加强质量培养;二是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例如近年来学院主动减少各专业的招生人数,特别是将公共事业管理从2个班减少到1个班,优化结构,逐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真正往研究型大学的要求转变;三是提升学科建设的力度和质量,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将创业意识教育融日常教育工作中,通过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带动就业工作,从根本上扭转学院就业困难的局面。
听取学院汇报后,学生处处长张新娟老师做了讲话。她首先肯定了人文学院所做的各项工作和努力,并对该院的“就业工作坊”提出了赞赏。她指出,在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和新能源学科就业良好的大环境下,作为文科院系的人文学院如何从自身角度出发,结合专业特色,发挥现有优势,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需要院系各位领导、老师和学生的不懈努力。为此要注意两点:(一)“推销学生”最关键是要把功夫下在平常,要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要注重平时课堂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说就要完善教师考核和学生考核机制,引导学生将功夫下在平时,将问题解决在日常学习中,才能在就业中脱颖而出。(二)要与时俱进,顺应社会需求,增强学科的社会认可度和满意度,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快学科创新性改革,用有限的学科资源培养出更多有独特竞争力的学生。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赵冬梅从研究生院的角度做了重要补充。她指出,从总体水平来看,研究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要比本科生好,但这并不代表研究生的就业工作不用下功夫。针对人文学院研究生的就业工作,她提出两点努力的方向:(一)要加快研究生的学科建设,凸显我校特色,培养独特的研究生。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导师负责制”,提高导师在学生培养和就业过程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提高学院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引导学生及早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同时注重增强学生平时的综合培养。
最后,校党委副书记郝英杰老师发表了讲话。他说,各个院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召开就业工作会议是非常必要的,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及时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才能更好的指导学院开展就业工作。他指出,学校及院系各位领导和老师为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他强调,如何使学生高水平高质量的就业应该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教”即要制定科学的学生培养方案,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真正做到学校负责、教师关心、学生爱学。同时需要在学科建设上面向社会,调整方向,科学合理的进行课程设计,完善教学方法和教研思路,扎扎实实的把现有学科办好办强,按照学校提出的“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要求落实好各项工作,特别是在就业工作中体现办学的基本良心。(二)“学”即从学生刚入学开始,就要通过特定的方法和工具引导学生明确方向、找准定位,灌输他们注重日常学习和积累的思想,用意识启发行动,使行动成为习惯,用习惯铸就成功。同时,郝英杰副书记对学院能够利充分利用就业指导和服务技术和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和指导进行了肯定,希望学院能够继续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服务,实现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
此次就业工作会议圆满成功,为人文学院做好下一阶段就业工作打好了基础,更重要的是为学院今后的教学改革和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