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空间天气对大规模电网安全的影响”国际研讨会成功举行
在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项目和外专局引进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重点支持项目的资助下,9月13日—17日,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主办的“极端空间天气对大规模电网安全的影响”国际研讨会成功举行。
9月13日的开幕式由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刘春明副教授主持。华北电力大学杨勇平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首先对david boteler、risto pirjola博士和国内科学家表示欢迎,并说到risto pirjola博士是第三次来华北电力大学了,并向与会的国内外科学家以及risto pirjola博士对华北电力大学科学研究工作给予的长期支持表示感谢。华北电力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刘永前教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王增平教授参加了研讨会的开幕式。
华北电力大学杨勇平副校长参加开幕式并致辞
国际空间环境服务组织主任、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高级研究员david boteler,芬兰气象研究院高级研究经理risto pirjola,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赤研究员,教育部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文博教授,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空间天气室主任张效信研究员,国家地磁台网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杨冬梅副研究员,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刘连光教授、王泽忠教授团队的师生等,共计50余人参加了本次“极端空间天气对大规模电网安全的影响”研讨会。
参加研讨会开幕式的国外专家与华北电力大学部分师生的合影
9月13日、14日和16日,国内外科学家做了16场精彩的报告,针对中国电网安全影响研究现状与研究需求、北欧和北美研究现状、空间灾害天气理论、空间天气监测预警、大地地磁扰动特性、大地结构与建模、中国子午工程、中国大地电磁研究、中国地磁观测网建设等科学问题和基础研究工作,与刘连光教授团队师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9月15日,刘连光教授、王泽忠教授等人陪同david boteler和risto pirjola博士,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和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参观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合影
参观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合影
9月17日上午,刘连光教授团队教师和博士研究生与david boteler、risto pirjola座谈,就2012年合作开展的研究工作内容,与加拿大自然资源部联合培养博士生郑宽学位论文的选题,合作研究工作的成果与形式,以及长期合作研究方向及内容等进行了讨论,签订了近年与长期合作内容及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