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要闻
华电要闻

感谢温暖的华电“大白” ——华电校医院医务人员全力守护校园安全

近期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校园防控任务异常艰巨,全员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日常门诊诊疗三项任务如同三座大山摆在面前,学校医务人员克服人员紧缺的困难,同心同力、共克时艰。他们怀着“死守校园抗疫一线堡垒”的信念,严格落实“四早”原则,默默坚守阵地。无论是核酸检测现场头顶的炎炎烈日,还是信息流调当晚夜空的点点繁星,或是急诊走廊那头长亮的白色灯光,都见证了他们披甲上阵的身影。

3ab801ffff564f8399a042a5c57e6171.jpg

自4月26日开始,按照昌平区卫健委相关要求,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校医院职工集体上阵,开展数轮校内师生全员核酸检测。为保障工作有序进行,校医院召开数次动员部署会议,不断优化检测方案,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持续改进工作模式,重点巩固薄弱环节,不断提高核酸检测的工作效率。

学校共设置礼堂东广场、教3、4之间广场、篮球场、操场四个核酸采样点,校医院在各个点位组织医务人员现场开展工作。从物资准备到现场布置,再到核酸采样、现场调度、样品转运、环境消杀、垃圾处置,每一个环节都繁忙而有序的进行着。4月26日至5月15日,经过12轮的艰苦奋斗,我校圆满完成206289人次核酸采样工作。

bffe11e927984af4a44cdecf53c317f2.jpg

校医院流调隔离小组及时关注全国每日疫情形势变化,实时更新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名单,做到“哨点前移”,及时处置“大数据”筛查人员及学校主动排查人员,在校医院预检分诊处设立流调隔离点,对接到流调电话及流调要求的师生,包括中高风险区大数据筛查人员、各类健康宝弹窗人员、11类新冠肺炎疑似症状人员等进行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在流调过程中进行新冠肺炎抗原检测筛查。之后,对照每日《高中风险筛查汇总口径》,对流调人群进行风险等级划分,第一时间将高风险人群转运至健康观察区进行集中管控,建立信息台账进行后续管理。截止至5月20日,校医院共流调师生总计10000余人次。

19986049f3c2460a9d29d8dac0765f60.jpg

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校医院还要保障日常门急诊工作。在人员异常短缺的形势下,医院临时调整布局,采取增加小夜班、取消中班休息、调整部分医师岗位等措施,尽力保障师生正常的就诊需求。通过转诊发热患者、隔离水痘、带状疱疹等传染病患者等方式坚决阻止传染病在校园内传播。在此期间,为保障我校教工志愿者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更加安全地提供志愿服务,校医院院感工作小组组织精干力量,为全体志愿者进行了近20场防疫相关技能培训。

c5469b0c692e4b3098949d28d5575117.jpg

5328d73ada7d458e8b77c94d263eb8ab.jpg

一切为了师生的健康,是学校医护工作队伍的共同坚守。校医院医生贺江城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5.14快递相关疫情流调工作。流调筛查、分级处置、抗原检测、信息录入、数据上报……大家分工明确,只为尽快筛查高风险人群,划定风险等级,妥善处理快递疫情。“报告领导,本次战役,代号‘通宵’,已取得阶段性胜利”那晚的医院前广场彻夜通明,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坚决遏制疫情在校园传播,守住疫情防控第一线堡垒。校医院医生于雁鸿表示,最近北京疫情处于胶着状态,我们要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及时管控隔离相关人员,完成抗原检测和高风险人群核酸检测。虽然经常需要通宵工作,但在新冠流调工作上付出再多的汗水都是值得的。校医院医生刘晓燕表示,我刚入职校医院两周,怀着尽快学习、尽早适应、尽早独立的心态,承担分流人员、转运发热学生等工作,并为流调的学生解释防控政策、说明流调表填写规则。面对紧迫的任务,校医院的领导和同事一直忙碌,彻夜不眠。今后,我将继续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担当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筑牢安全防线贡献一份力量。校医院医生蒋风萍表示,面对疫情防控压力陡增,流调及健康观察点的工作量呈几何数字增长的新情况,校医院及时调整工作流程及人员配备,将年轻精干力量投入到流调及健康观察点工作,同时将资历老、经验丰富医生值守日常门诊。当前门诊的工作难点在于常见的鼻塞、流鼻涕、咽痛等症状不能直接开药,必须转诊至有发热门诊的医院做相应的化验检查,排除新冠后方能对症下药。因此,门诊医生在接诊患者时需要仔细讲解,杜绝师生的不理解。我们希望与患者携手抗疫,共渡难关,患者的笑脸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初审:卜叶蕾 

复审:张顺涛、陈红艳

责任编辑:郭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