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要闻
华电要闻

【喜迎党代会】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精准做好学生思政工作

 

“我很欣慰孩子选择了华北电力大学,期待在华电这么一个优秀的平台上,孩子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完成成长和蜕变,做一个阳光、开朗、幸福、学术渊博的人。”这是一位新生家长写给学校的一封信。今年学校一共收到了2700多封新生同学和家长给学校的饱含深情的信。还有的家长写道:“孩子的高考成绩很优秀,可以有比较多的选择,但在我们经过反复商讨后,最终决定把第一志愿填上了华电。期待孩子得到一批优秀老师的教育引导,同一群同样优秀的同学一起成长。”

从2012年起,在华北电力大学党委领导下,学工部设计开发了大学生成长发展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数据的全方位采集与共享。2015年,数字化平台实现了文本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将征集到2653新生开学典礼发言稿和2564篇新生家一封信以及新生辅导员工作感想择优汇编成册,编辑出版了《都是情话》一书,把网上的资源转为看得见的成果,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牢基础。三类书信汇聚了具有温度的情与爱,也启迪了大家对大学、对人生、对校园里到来的新的一群年轻人的认识与感悟,成为了学校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状况和成长需求的第一手重要资料,同时也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迎新及入学教育系统是学校设计开发的大学生成长发展数字化平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成长发展数字化平台功能还包括:新生素质测评系统、MOOC平台、学生管理及综合测评系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及管理系统、学生成绩在线查询系统的功能及学生管理相关数据的归集等,并实现了与教务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部分数据共享。平台数据包括学生日常表现数据和网络表现数据两个方面,涵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包括与学生成长发展紧密相关的招生、迎新、军训、教育、管理、心理、资助、就业、离校等各个方面。注重学生在大学期间成长数据的采集与挖掘,注重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成长发展轨迹的描述。

海量数据的监测、分析、研究、对比,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插上翅膀,让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等浮出水面,避免了工作的窄、空、虚等问题。通过对学生的补考率有关数据的分析比较发现,学业问题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学工部以问题为导向,推出以兼职学业辅导员制度、计算机零基础辅导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业辅导项目,以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从学习动机、学习习惯两个方面精准发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工部还积极利用数据分析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孤儿、单亲家庭以及心理问题等不同类型学生开展工作,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在分析学生多维信息的基础上,学工部建立了学生经济情况认定数学模型,实现了家庭经济情况认定从经验定性转向客观定量的科学化转变。以此为基础,针对来自“边远、贫困、农村和民族”地区的困难学生推出了成长“1+1”项目,以1名有热情、有能力、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作为成长导师,与1名有需要的困难学生结对,在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专业学习、职业发展等方面对结对学生进行引领、塑造和培养。

2015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打造心理健康教育MOOC在线课程,并借助网络新媒体,以翻转课堂为形式,进行心理健康课程的MOOC改革。学校通过网络平台在线开展心灵体检,四年时间中,共有本科11544人、研究生5821人参加了体检,其中有1080名学生接受了针对性的心理访谈,301人接受心理咨询。在咨询结束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我认可度,促进自我发展。

近年来,学校通过建设网络平台,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挖掘平台数据,以学业辅导、资助育人、心理咨询等工作为抓手,运用数据精准反映和科学研判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状况,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构建了有一个“接地气、有温度”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引导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