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部分高校后勤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9月11日下午,北京部分高校后勤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高校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北京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处长张龙、副处长李异军,全国高校后勤分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黎玖高,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助理郑广天,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刘晓平,北京大学总务部部长张西峰以及北京二十余所高校后勤管理处处长、后勤集团总经理参加了本次会议。我校副校长孙忠权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北京高校后勤研究会秘书长、我校后勤管理处处长、后勤服务集团总经理李金全主持。
首先,孙忠权副校长简单介绍了我校后勤改革情况,并对兄弟院校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他还表示,各高校间应多创造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平台,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做好“十八大”前高校后勤安全维稳工作。
全国高校后勤分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黎玖高就目前全国高校后勤分会的工作重点进行介绍。他指出,下一步将注册成立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在推进学校后勤行业管理、完善改革配套措施、促进高校后勤行业服务规范化与标准化等方面下功夫,使高校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再创辉煌。
北京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处长张龙,对新学期的北京高校后勤工作进行布置。他指出,维稳工作是学校当前的第一要务,要创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同时他也对教委即将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高校后勤工作的意见》进行了解读:一是进一步明确高校后勤的基础地位;二是建立高校学生食堂长效运行机制;三是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四是加大对后勤的投入,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五是齐抓共管,实现后勤安全运行。
随后,各高校后勤领导分别就后勤改革和工作情况,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高校后勤工作的意见》,进行了发言,特别就面临的后勤用工问题、成本上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和建议。
最后,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高校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教育部对高校后勤工作十分重视,就加强“农校对接”,建立学生食堂饭菜价格稳定的长效机制一系列问题,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还将针对后勤改革、学生公寓等问题出台相关文件。他还指出,成立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的意义十分重大,它是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实行行业自律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可减轻政府部门的负担,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开展工作。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我校与各兄弟院校学习交流、经验共享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