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2月12日,我校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下午四点,签字仪式在主楼多功能厅举行。中科院电工研究所所长肖立业,副所长李耀华,党委副书记张福宽,我校校长刘吉臻、副校长安连锁、杨勇平,双方各相关部门、院系负责人等参加仪式。
仪式由我校副校长杨勇平主持。
副校长安连锁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前来参加仪式的各位领导、专家、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并向其长期以来对我校各项事业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安连锁副校长指出,华北电力大学与中科院电工所有着深入的合作渊源,双方保持着长期稳定、繁荣互动的合作态势,开创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局面。《“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发展包括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提出“加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等建议。这些,都为双方开展以能源电力为特色的深入系统合作指明了方向、创造了空间。希望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紧密围绕国家能源电力发展的重大需求、面向能源电力领域的学科前沿,在坚持以重大理论与实际应用为主攻方向的同时,联合承担重大科技专项、共同研究解决行业发展的技术问题,为我国电力科学及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所长肖立业在讲话中指出,当前,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一场以绿色、智能、可持续等为特征的科技革命。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理念已成为各国共识。这其中,作为国内以能源电力为学科特色的“211”高校和致力于能源电气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的研究机构,华北电力大学与中科院电工所在推动国家能源电力的变革以及产业高水平发展等领域,肩负着同样重要的责任。
肖立业所长指出,长期以来,中科院电工所和华北电力大学已在能源、电气等相关领域开展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国家能源战略的需求、电动学科面临着的广阔发展前景,均使得双方有必要在更高层面开展更为广泛与深入的合作。希望双方在今后的合作过程中紧密围绕国家能源、电气领域的发展需求,在结合国际相关领域发展趋势、开展各类务实合作的过程中为我国电气学科与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刘吉臻校长在讲话中指出,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协同创新。所谓协同创新,是对当前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各类问题从机制体制上寻找出路,是有效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是在改变当前我国包括高等学校在内的相关单位各自为政、竞争多于合作局面的过程中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华北电力大学在校内鼓励建立大师加团队的教科研创新体系的同时,积极面向社会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包括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协同。不久前,学校参与组建了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今天,与中科院电工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样是学校开展协同创新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在建设高水平大学进程中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步骤。
刘吉臻校长指出,中科院是我国科学研究领域最具权威与实力的单位,电工所则汇聚了一批在新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并进行了诸多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华北电力大学与中科院电工所在多个领域所进行的工作具有互补性,双方有必要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站在国家需求和科技前沿,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同时也希望学校相关部门、院系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平台,在与电工所的专家、学者开展工作、学术交流的过程中积极学习其严谨的学风、求真务实的态度,在今后的工作学习过程中为学校实现新的跨越贡献力量。
肖立业所长与刘吉臻校长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仪式结束后,华北电力大学与中科院电工所战略合作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一届战略合作委员会建议名单,审议并通过战略合作委员会工作条例(章程),审议并通过战略合作协议细则,并听取了战略合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对2012年工作计划和任务安排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