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要闻
华电要闻

我校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圆满落幕

 
      1129下午,我校举行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主会场交流暨闭幕式,为期一个月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正式落下帷幕。校党委副书记郝英杰,党委研工部部长李林,研究生院专业学位中心副主任赵黎明,党委研工部副部长周华,校研究生会主席宁子森等出席了大会,各院系分管研究生教育的负责人、研究生辅导员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由李林主持。

 

      在年会主会场上,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的
24名研究生在现场进行了海报展示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各院系分会场交流推荐的优秀论文代表进行了论文宣讲。来自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张雪佼、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张秋佳、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李娜娜、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研究生程成、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罗夏、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林靖、数理学院研究生宋桃、可再生能源学院的研究生王一妹和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卓卫乾等9名研究生代表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论文宣讲,并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论文研究过程和写作思路,加强了研究生在不同领域的学术思想碰撞,促进了研究生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学术思考。
        周华代表年会组委会对本届年会工作进行了总结。她说,本届交流年会以研究生学术论文交流为主题,以“前沿&创新”论坛、“科技之路”专题讲座为支撑,内容涵盖“扬帆·启航”走进名企、“博士午后茶”学术沙龙等特色活动。在校院系领导和两级研究生会的共同努力下,年会共征集433篇论文,入围375篇,论文数量和质量较过去有了较大提高。
       在年会中,先后邀请了中国工程院岳光溪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物理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金红光研究员等做了“工程科研及其反思”、“能源动力系统发展动态”报告会,同时分别围绕“英文论文的写作”和“专利的写作与申请”等科研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开展“科技之路”专题讲座。此外,本届年会开创了“博士午后茶”学术沙龙活动,邀请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博士生和我校博士生欢聚一堂开展学术交流。组织“扬帆启航”走进冀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参观学习和交流等,旨在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取得了良好成效。
本届年会共评选出一等奖论文24篇,二等奖论文38篇,三等奖论文59篇,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可再生能源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

 

      郝英杰副书记代表学校做了讲话。他代表学校对本届年会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向为本届年会的成功举办付出辛勤努力的老师和研究生表示衷心的感谢。郝英杰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研究生学习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谈起,深入浅出地为大家阐述了学术交流对研究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并从“学术交流”到“事事都需交流”的视角对研究生提出了要有“大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郝英杰指出,“科学无国界”的内在要求是将科学知识和技术进行交流和传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因此作为研究生做好学术交流是必须的,尤其是在学期间朋辈之间学术和学习交流,站在同一层次思考,产生强烈的思想和情感共鸣,更有意义。此外,在学术论文发表时,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问题,更加注重质量。他告诫年轻人,学术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实践和交流而获得的一种能力。
郝英杰还从学习、上课方式和考试等日常学习行为谈起,引导大家如何思考、如何学习,并强调了道德在学习生活和科研工作中重要自我约束作用。提出了学术交流和日常学习生活交流要坚持实事求是和民主原则。实事求是就是恪守诚信的道德,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研究和事务处理;民主原则就是倡导学术争鸣,从多视角审视和交流。
郝英杰对广大研究生提出殷切的希望,希望大家要以本届学术交流年会为契机,建立学术交流常态化和贯穿于学习研究全过程的意识,积极主动组织和参加学术交流,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自觉交流、主动交流的良好学术氛围,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和学风建设的引领者。
自此,为期一个月的华北电力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交流年正式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