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要闻
华电要闻

我校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

本网讯:4月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重庆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我校在全国总决赛中斩获两金两银四铜,取得华北电力大学历史首金,实现金奖零的突破。

第八届大赛由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重庆大学承办,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球111个国家和地区的340万余个项目、1450万余人次报名。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网上评审等环节的层层选拔,最终有1128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总决赛主赛道产生中国大陆项目金奖161个、中国港澳台地区项目金奖6个和国际项目金奖50个,红旅赛道项目和职教赛道项目金奖50个,产业赛道项目金奖30个。

本届大赛我校共有8个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易电科技-开创高危带电作业无人化时代”摘得高教主赛道研究生组金奖。“缘子之声-新型智能绝缘子检测仪”获得高教主赛道本科生组金奖,这同时也是高教主赛道河北省本科生组的首金。“秸能生态-秸秆能源化清洁利用领航者”“灼污扬清—垃圾焚烧全流程烟气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智慧系统引领者”获得本科生创意组银奖。“穿越科技纳米技术及其应用”“绿翼智巡-打造新型地球之肺守护者”“碧波翼航-水上救援飞机创新者”获得高教主赛道铜奖,“星语续航:自闭症儿童康育支持新引擎”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铜奖。

高教主赛道研究生组金奖项目:“易电科技—开创高危带电作业无人化时代”,团队成员:杨瑞、赵晓艳、胡一凡、高钰琛、张行远、王浩森、田宇轩、刘晓瑶、朱彦雯、来智浩、李泳霖、贾以静、刘一瑾。指导教师:裴少通、谢庆、房静。参赛团队经过实地考察与需求分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技术,深度学习、行为识别、NLP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设计开发出配电装置电气试验、配电线路绝缘修复、发电机不抽转子气隙检测三款带电作业机器人。团队致力于开创高压带电作业无人化时代,成功实现在数字孪生仿真平台上高压带电操作预演,三大带电操作机器人和两大智能监测数据库平台,构建了“一站式全自动化高压带电操作”服务方案。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组金奖项目:“缘子之声——新型智能绝缘子检测仪”,团队成员:王安立、李祉葳、张欣唯、吴子昀、王琪玮、黄山、胡艺雯、柏佩娴、郑苏航、朱雯嘉、叶梓怡、胡波、刘馨雨、刘冰洁、胡舒嫡。指导教师:万书亭、赵路佳、房静、胡蝶、崔帅、王秀梅。团队主要研究变电站重型装备状态监测技术,由2018级-2021级,囊括电力系、机械系、电子系、自动化系、经管系等7个专业的创新创业爱好者组成。研究过程中先后4次深入变电站一线调研,发掘行业痛点和市场需求。在指导教师团队和新工科育人模式的培育下,完成了项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制作。产品获得在南方电科院、保定市城市配电站、特高压变电站等单位现场应用的机会,得到一线单位专家的高度认可,为瓷支柱绝缘子检测工作带来一项可带电快速普测的新方案。

优异成绩的取得来自于艰苦的付出。在备赛过程中,我校参赛团队走访调研众多机构,与电力一线专家深入探讨,咨询产业链上下游各大企业,了解行业需求与市场前景。在过程中,始终坚持对创新创业工作的热爱,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迭代,从创业落地到市场推广,贯穿全程的是团队不忘初心的坚守。正是这样稳扎稳打、坚实推进、务实积极的创新创业精神,推动他们夯实基础,反复打磨,完善项目;也正是这样对于科研与创业一丝不苟的态度,我校团队才能在本次大赛中获得骄人成绩。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2020年整合双创职能,成立工程训练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为推动双创工作,学校将教师指导“互联网+”大赛等高水平比赛获得的成绩纳入绩效奖励范畴,并为学生保研、评优设置政策专项。工创中心按照“深挖掘、广动员、造氛围”的工作思路,着力推动赛事组织模式创新。

一是坚持“发掘-培育-迭代-创新”,挖掘金种子。为了推进我校双创工作成果、培育孵化精品项目,学校立足电力特色,坚持“发掘立项-优化升级-迭代培育-创业孵化”的培育思路,结合教师科研项目、衔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大力挖掘“金种子”项目。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呈现“大作品”、做好“大项目”、做出“大成果”。

二是坚持“广动员,早立项,重持续”,育出大项目。按照“及早行动、系统组织”的原则,自2021年12月开始,工程训练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协同相关部门、各院系开展广泛动员,共有871个团队、3627人次参与。根据各赛道规则,开展赛事预报名、正式报名工作,组织校内初赛、决赛。为参赛团队提供平台和资源。邀请创新创业导师、创业成功人士、获奖优秀学子举办18场专题讲座,开展20次一对一培训,从项目精准定位、计划书撰写方法、路演答辩技巧等多个方面,助力参赛项目打牢基础、高效提升。

三是通过“造氛围、建基地、全开放”,培苗助长。工程训练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常年不间断地开展双创讲座、组织基地观摩、成果展示,为学生双创活动提供条件支持。2022年,中心获批教育部百家之一的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随着电子设计与制作、数字孪生、无人机创新实践基地的进一步建设,未来,必将全面建成集场地、设备、技术、人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活动乐园。

我校始终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专创融合,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孵化高质量创新创业项目,产出高水平创新创业成果,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初审:房静 王绚 奇聪

审核:杨世关 梅华威

责任编辑:陈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