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要闻
华电要闻

2016年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会议在我校举办

12月15日至16日,2016年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大学”)能源会议在华北电力大学召开,来自中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蒙古(观察员国)等国11所高校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在“一带一路”有效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加强上合组织大学能源学成员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人文交流方面的合作。校长杨勇平会见了与会代表,副校长王增平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会议,是上合组织大学7个学科优先发展方向之一的“能源学方向”成员高校首次召开的专题会议。与会各国高校代表分别从各自角度出发,总结了上合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高校合作的成果,深入分析了上合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合作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在“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加强能源领域的合作、推进成员国之间设施联通、民心相通,发挥高校在未来上合组织成员国能源电力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成员高校之间的未来五年的合作提出了建议。

 

代表们一致认为,在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成立以来,能源学成员高校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尤其在联合培养和学生交流方面取得很好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上海合作组织能源学方向合作五年规划,确定年度交流机制、增加高层互访推动合作、成立并建设智库、推进大学间的教师互访和联合申报项目恰逢其时。应该用创新模式增加学生交流,如积极开展本科“2+2”合作项目和一年期的交流和交换项目,开展“1+2”双学位硕士项目和博士交流项目等。同时,应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建设上合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合作的网站,作为展示合作和信息沟通的平台。

杨勇平校长在会见中外方与会代表时指出,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会议的高校在能源电力学科专业设置和科研领域有着很高的相似度,并且有着长期和良好的合作基础,合作关系紧密。在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成立以来,能源学高校间亲如一家,紧密合作,在学生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未来各方将深入研究和推进教育合作,包括学生交流、教师交流、联合办学等方面的具体项目实施,积极推进科研合作,增加成员大学间的互动。

王增平在上合组织大学能源会议2016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作为上合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的中方牵头单位,华北电力大学一直积极致力于推动同上合组织大学成员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了汉语语言、硕士生交流、双硕士等项目,先后招收了80名来自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交流学生,同莫斯科动力学院共同培养了近20名华北电力大学双硕士研究生。通过此次会议,能源学方向成员大学将深化务实合作,谋划教育落地项目;发挥学科优势,共建科技交流平台;推动人文交流,实现合作共赢。

莫斯科动力学院代表德拉古诺夫·维克托·卡尔波维奇在发言中谈到,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成员高校间合作存在教育年限、教学大纲内容、评分规范、授课语言不同等障碍,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大学相互之间了解,相互认知,充分了解彼此的教学体系。针对语言障碍,建议采取增加一年语言预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在上合组织大学框架内开展研究生合作,增强科研联系。同时增加教师进修的机会,稳定合作资金的来源,为交流合作提供保障。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塔吉克国立技术大学的代表则认为,各高校应加强俄语培训,把相关教学标准统一起来,共同制定联合的教学项目,把学生交流层次拓展到博士生,在能源学领域联合培养博士生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会上,“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智库”正式成立。智库将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间的能源项目和“一带一路”布局,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院校自身的优势,从事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能源基础设施开发和互联互通在内的相关研究和专业咨询,更好地开发、利用和共享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的能源资源,建设成服务上合组织成员国能源合作的地区一流能源专业智库。

本次会议规划了未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人文交流方面的合作目标,成立了能源智库,必将对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的未来合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的能源合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12月14日在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会议2016举办前,王增平分别会见了莫斯科动力学院、塔吉克斯坦国立技术大学、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乌拉尔联邦大学、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的参会领导和代表,就教育合作、联合科研、教师交流等事宜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并签署了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