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老龄科研基地揭牌仪式暨第二届社区互助养老论坛举办
12月26日,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主办的华北电力大学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揭牌仪式暨第二届社区互助养老论坛顺利举办,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领导、专家、学者、实践工作者和华电师生参加了此次论坛。本次论坛是响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和发展互助性养老的政策精神,对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体系建设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华和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分别致辞,并为华北电力大学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揭牌。揭牌仪式由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乔开文主持。
老龄科研基地同时聘请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所所长杜鹏教授担任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聘请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老龄科学与政策研究中心苑英科教授担任基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来自中国老龄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6家机构的11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何华为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颁发聘书。
何华在致辞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味着中国需要对即将到来的老龄社会和超老龄社会作出有力和有效应对。华北电力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积极活跃在创新前沿阵地。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人文学院成立老龄科学与政策研究中心,组织力量展开社会调研、举办创新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研讨会,推进互助养老和互助社会等前沿研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强大助力。未来学校将继续推动老龄研究平台建设,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推进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
吴玉韶认为,华北电力大学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高水平、高起点,希望能够集全校之力,发挥作为教育部重点大学、“双一流”建设大学文理结合多学科的研究优势,为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杜鹏在专家致辞中提出,要重视人才培养和学术合作,希望不同学校、专业能与基地结合,发挥跨学科优势及专家委员会作用。
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老龄科研基地负责人刘妮娜对团队在中国11个省份、57个村庄调研形成的《中国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研究报告》进行了成果汇报。
在主题研讨阶段,各专家学者围绕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体系建设展开讨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姚建平教授主持了这一环节。
华北电力大学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未来将依托学校、学院的优势资源,发挥多学科优势,聚焦老龄事业、产业以及老龄社会治理中的互助合作化问题,为各位专家、学者、一线实践者创造交流合作平台,实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同步推进。
审核:苑英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