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要闻
华电要闻

校领导分头深入一线 新学期工作步入正轨

新学期伊始,校领导吴志功、刘吉臻、安连锁、李双辰、郝英杰、杨勇平、孙平生、孙忠权、王增平分别深入教学一线,走访调研院系和有关单位,看望同学们和教职员工,与学生们一起听新学期第一堂课,深入了解新学期学校教学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8月29日上午,党委书记吴志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调研,听取政教部领导班子对“两课”建设情况的汇报,与政教部各教研室主任就相关学科建设问题进行探讨。他充分肯定了“两课”建设取得的成绩,就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对学校今后的“两课”建设提出期望和具体要求。

第一、高校肩负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地位,要做好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国家和学校发展、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已经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要强化“两课”在学生思想建设中的主渠道功能,做好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定师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二、要严格落实上级相关文件要求,高度重视“两课”建设。建设好“两课”关键要有名师,通过引进、返聘等多措并举配齐建强“两课”师资队伍。加紧学科建设步伐,要结合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实际,选取并围绕师生和社会感兴趣的学术研究专题,汇聚人才,形成合力,发表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打造具有华电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阵地。

第三、“两课”建设要充分尊重学科特性,尤其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两课”的学术研究要更好地与实践结合,与国家、民族发展相结合,与学生的专业背景相结合,并根据本科生、研究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做好差异化教学,从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等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两课”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8月29日上午8:00,校长刘吉臻在主楼E座103教室,和物联1401班的学生一起听了张莹老师“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

随后,刘吉臻来到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与学院领导班子座谈。刘吉臻听取了学院负责人对2016届毕业生的考研就业情况、因洪涝灾害家庭受灾学生的安抚救济情况的汇报,详细了解了学院现有专业发展情况,以及学院近期工作规划。

刘吉臻指出,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对于一所大学、一个学院而言,是永远的主题。专业的设置,要有特色、有水平,要体现时代性,也要紧抓机遇,这个机遇,就是社会的需求。办一所大学也好,建设一个学院也好,什么时候都不能违背教育的规律,要不断地去探寻规律、了解规律、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学校确定的办学目标,不断丰富完善的“大电力”学科体系,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环境学科领域的建设,都是遵循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的体现。在以工业化、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为核心特征的现代工业时代,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这一大的发展形势下,对于学院来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工程应用,都有着难得的机遇。学院应在计算机、信息网络、控计、测控等领域办出自身的特色,要分析形势、深思熟虑、抓住机遇、汇聚实力、有所作为,要查找问题的制约因素,不甘于平庸,要有谋划、有举措、有比较、有目标。要和学校的“双一流”建设结合起来,做好学院的人才队伍建设,重在培育、积极引进、全面支持。要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做到有始有终,要充分释放学院的正能量,共同推进事业的发展。

学校其他领导也都走访调研学院、职能部门以及教学课堂。副校长安连锁与学生一起听了能动学院李季老师“工程热力学”课堂教学,并与教务处、研究生院领导班子座谈;副书记李双辰与学生听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刘扬老师“影视摄像与编辑”课堂教学,并走访纪委办、审计处、校工会;副书记郝英杰走访外语学院和学生处、保卫处等部门;副校长杨勇平与学生听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许国瑞老师“电机学(2)”课堂教学,并与可再生学院领导班子座谈;副校长孙平生与学生听了数理系赵红涛老师“离散数学B”课堂教学,并与数理系领导班子座谈;副校长孙忠权走访基建处、后勤处、产业处、信息办、体训部、校医院,与学生一起听了人文学院卢海燕老师的“公共事业管理”课堂教学,并与核学院领导班子座谈;副校长王增平走访保定校区电力系、电子系、动力系、后勤、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