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要闻
华电要闻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课题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9月13日,由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能集团、神华集团及南方电网公司共同承担的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碳约束条件下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研究”课题三“碳约束条件下我国煤炭利用优化研究”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由课题负责人李立浧院士主持。

我校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教授致开幕辞。刘吉臻指出,在大环境下,火电依旧是发电市场的主流,充分发掘火电厂碳减排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谈论到电网话题时,他说,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低碳电网”和“绿色电网”,然后围绕国家节能减排目标,根据电力行业特点和自身责任,掌握好规划,设计和控制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的规划电力结构,智能化控制电网,调整分布式能源结构,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立能源资源转换输送优化配置平台,把绿色发展落实到各个环节,切实做好自身节能减耗,主动担负起节能减排的任务,推动企业和社会共同实现绿色发展。

研讨会上,华北电力大学徐鸿教授介绍了专题一《碳约束条件下的低碳发电技术发展方向研究》目前的进展,他说,燃煤机组发电效率随负荷率的降低而降低,且负荷率低的时候效率下降的更明显,让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不利于碳减排。刘吉臻院士在点评中指出,在模型设计中要将各种不同方案的成本充分考虑进去,包括CCS具体怎么做,必须考虑体量成本和代价。课题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指出,需要在经济约束、技术条件下谈论CCS。神华集团陈寅彪指出,需要对不同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不成熟的技术,用数据去支撑。这个主题是本课题的核心,一定要充分论证好能源发展的趋势。

华南理工大学蔡泽祥教授汇报了专题二《碳约束条件下的低碳电网技术方向研究》,重点从全生命周期的电网全环节碳排放模型建立、低碳电网发展技术方面讲述了所做的工作,接下来将在输电侧充分考虑多能互补的低碳接入技术、广域削峰填谷、错峰调节等方向。

除电煤外,工业用煤和民用散烧煤作为我国煤炭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大学李政教授作了《工业用煤和民用散烧煤领域碳排放控制策略研究》汇报,以详细研究大纲为依托,展示了目前完成的民用散烧煤替代技术研究成果,2014年中国碳排放流向图等工作。

华能集团清洁能源研究院刘练波高工就专题四《CCS/CCUS技术经济评估及方案优选》开展的工作做了汇报。他详细介绍了研究现状、提纲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神华集团顾大钊院士指出CCS很重要,但是需要有详细的定量的数据支撑,需调研封存的量占总排放量的比例、封存的成本等。

综合组廖海燕高工就组织协调工作、项目前期调研情况,总报告提纲以及时间节点与与会各专题单位进行了讨论。

李立浧就整体大纲及课题组下一步研究重点及存在的问题与各专题单位进行了讨论,明确了各自任务、要求和重要节点。

本次研讨会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