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保定校区团委“精准育人”助成长 团结青年跟党走
本网保定讯:按照学校“优化管理服务”活动的工作部署和相关要求,保定校区团委深入青年之中,倾听青年呼声,精准把握青年需求,坚持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通过为青年提供个性化、定制式精准服务,实现精准定位、精准投送、精准服务育人效果,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
一、精准把握学生需求,变被动解决学生问题为主动服务学生需求
精准把握学生需求,是学校共青团实施“精准育人”的前提。高校共青团工作必须针对青年特点,结合青年实际,从青年角度出发才有活力。保定校区每名专职团干部坚持每年直接、经常联系100余名团员青年,经常深入到团支部、学生宿舍和各类学生活动中,与联系青年谈心谈话,认真了解团支部和社团建设的情况,详细询问青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深入了解青年的实际需求和成长困惑,增强与青年的互动,实现与青年的零距离交流。按照联系青年线上日常有声音、有互动、有话题的思路,各级团学干部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加强与青年的线上联系,逐步形成牢固的联系纽带。
在此基础上,保定校区团委每年组织专题调研、征求意见座谈会20余场次,共发放调查问卷4000余份,整理学生问题共计100余条。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近三成学生希望团学组织能够在思想引领、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领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针对学生反映的问题和需求,校团委转变工作思路,改变被动解决学生问题为主动服务学生需求,第一时间去实地了解和处理,倾尽全力解决,简单问题抓紧解决,难点问题分步解决,让学生看到态度,看到行动,看到成效。
二、面对面联系,心贴心交流,实打实服务
针对不同学生的诉求和需求,校团委对学生群体进行分类分层,差异性定位,成立了“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和“学生志愿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指导和服务,开发了“大学生创新网”,实现了信息的精准投送,推动工作手段“扁平化”发展,打通了精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一)成立“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精准服务学生多层次需求,不断优化学生创新创业路径
针对团员青年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团委调整机构设置,引入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改造办公用房,在学工楼113室成立了“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通过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求。一是创新创业竞赛宣讲与培训,中心结合团委主办的创新创业赛事及议程安排,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校内指导老师及往届优秀参赛选手,开展竞赛解读、赛前培训、项目诊断等活动;二是项目咨询与对接,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征集人才、项目对接需求,组织双向发布、开展沟通对接,为项目寻求合适的人才,将专业特长的学生介绍到合适的项目组;三是知识产权申请指导,中心定期举办知识产权进校园系列讲座,邀请河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专家每周四下午“坐诊”服务中心,为同学们解答知识产权撰写技巧、申请流程、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疑问;四是建设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区,以实物、图片、录像、获奖证书、专利证书、论文等形式展示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以及参与创新创业的兴趣。
截至目前,中心累计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宣讲与培训60余次,参与人数达1500余人次;面向全校征集人才、项目对接需求56项,并有近2/3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专家“坐诊”服务时长达500余小时,提高了近百名学生申请专利的成功率。
(二)开发“大学生创新网”,实现信息精准投送,推动工作手段“扁平化”发展
根据青年信息获取和使用习惯,团委集中力量开发了“大学生创新网”,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使用,使创新创业学生团队或个人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指导和服务。一是竞赛信息发布,整合创新创业类竞赛相关信息,提供赛事信息及时发布、查询等服务;二是优秀作品展示,收集、整理往届竞赛获奖作品及优秀作品,建立竞赛项目库,方便对项目进行查询、展示等;三是竞赛报名,学生可在线完成竞赛报名、进度跟踪、成绩查询等操作;四是赛事咨询,为学生提供法律、财政、财务、会计、审计等专业咨询。
截至目前,“大学生创新网”已完成了“创青春”“互联网+”、“协鑫杯”等创新创业类竞赛的网上申报,使用人数达4200余人次,分配二级管理员账号20余个,覆盖到所有院系以及承担工作的创新创业类社团,实现了竞赛信息的精准投送,提高了竞赛组织的效率和信息传递的速度。
(三)成立“学生志愿服务中心”,精准对接社会需求,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
为了满足广大同学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需求,提供更加便捷、精准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渠道,并及时对志愿者工作给予权威认定,团委在学工楼102室成立了“学生志愿服务中心”,打造学生素质锻炼和社会服务的窗口。一是志愿者注册登记,中心对申请人情况进行审查、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后给予正式注册志愿者;二是志愿服务时长认证,中心每周四下午对志愿者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长等进行审查、登记和存档;三是志愿服务项目发布与志愿者对接,中心通过线上和线下双渠道发布志愿服务活动项目,面向全校招募志愿者,开展面试选拔、岗前培训和对接派遣;四是志愿服务项目孵化,通过开展一系列基础性、专业性和发展性的培训,帮助学生将志愿服务的“创意点子”向“实体化项目”转化。
自中心成立以来,累计有3000余名学生注册登记成为志愿者;为2863名学生进行了志愿服务活动时长认证;实现了24个志愿服务项目和362人次志愿者的精准对接;面向全校征集选拔了近百个创意点子,并对部分点子进行了提取、引导和孵化。
服务青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共青团工作的永恒主题。在举国欢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保定校区团委将坚持与学生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沟通,实打实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不断推动服务青年活动取得更多成果,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获得感,团结和带领青年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迎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