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要闻
华电要闻

保定校区开展“卓越工程师班”新生研讨课调研

 

本网保定讯:11月22日下午,校长助理米增强带领教务处负责同志一同走进教室,分别参加了动力系闫维平老师的“先进发电技术”和李永华老师的“新能源时代”新生研讨课,并和师生一起研讨。

研讨课是学校为“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开设的一门新型课程。该课程主要表现在将以往以教师主讲的教学方式改为教师引导、学生调研、报告、师生交互研讨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批判思维、文献使用、写作与口头表达等多种能力和方法。“新生研讨课”主要面向大一新生开设,使新生在进入大学之初即掌握一种显著不同于高中“应试”式的学习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研讨课先行在“卓越工程师班”学生中试点。

学校非常关心研讨课的开设情况,教学管理人员为了及时了解、掌握研讨课上课情况,米助理带领教务处的同志亲临学生课堂听课并参与学生们的讨论。在李永华老师关于“海洋能发电专题”的课堂,米助理建议大家在课前也应视课程内容去进行一些“备课”,比如多去查阅有关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分析案例,就会进一步增强研讨的“学术性”和“可讨论性”,以免报告仅停留于已有成熟的观点。在闫维平老师关于“低碳、减排专题”课堂,针对同学们研讨的“低碳、减碳”问题,又围绕“命题提出”、“碳排放标准制定”等涉及的国际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参与了研讨,启发大家要开阔思路、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唯书、不唯师,作为工科学生不仅要了解技术问题,还要关心社会与政治问题。

本学期保定校区共开设四门“新生研讨课”,除上述两门外,电力系颜湘武、赵洪山老师分别给电气“卓越工程师班”新生开设了“新型电力工业的憧憬”和“现代电力系统动态行为浅析”研讨课。“新生研讨课”在我校是一种新型课程,为了解和把握其规律,不断提高研讨课的质量,教务处专人进行了全程跟踪听课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