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电要闻
华电要闻

我校党员干部把初心使命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三)

自学校封闭管理以来,广大驻校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冲在疫情防控一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保持“战斗”状态。校领导分批进校、靠前指挥,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党员干部驻校值守,下沉基层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成为守护校园安全的中坚力量。

157c42a11c994163af355e51b33597da.jpg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刘威第一时间投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一线,驻守校园23天,时刻密切关注教职工的各项防疫工作,坚持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倾听教职工心声和诉求;坚持通过信息化平台精准开展校内外教职工的健康监测,跟踪追访教职工异常状况;坚持严格审核外来人员入校申请材料,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刘威协助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学校疫情防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分类管理、分级防控,创建全体教职工齐抓共管、广大师生“共同防范”的网格化工作机制。刘威积极参与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党员先锋岗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研究生院在收到学校封闭管理通知后,常务副院长卢占会迅速部署,组织安排好工作队伍,张淑莉、张乃强等党员干部积极响应,逆行驻校开展工作。驻校干部结合疫情形势及时传达最新的疫情防控工作精神,严格贯彻落实学校防疫工作各项规定。正值博士生招生、研究生毕业答辩、学位授予等工作的业务高峰期,为保障疫情期间各项工作不断线,研究生院通过调研的方式听取广大师生疫情期间的需求,力求“工作更全面、学生更便捷、导师更安心”。为保障2022届研究生顺利毕业,决定推迟6月份的大学学位会,同时在8月份增开一次大学学位会,将疫情对毕业生的影响最小化。为确保培养质量不掉线,研究生院先后组织了研究生网课与毕业答辩检查。为解决疫情防控期间师生办理业务的难题,研究生院将各科室负责老师的业务职责和联系方式张贴在每个办公室门上,及时指引师生解决各类问题,并严格落实“接诉即办”。在驻校工作的日子里,研究生院党员干部一直处于防疫与业务双管齐下的高强度工作状态,用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网络与信息化工作处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充分发挥服务保障效能,紧急调整网络资源,优化线上服务,确保校内各项业务不断线,全力支撑学校打赢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 网信处党支部书记、处长安杰作为第一批驻守校内的党员干部,认真落实学校各项工作部署,克服各种困难,统筹校外居家办公人员正常推进业务工作、做好线上保障,组织校内工作人员成立信息化服务专班,确保服务师生质量不打折。在他的带领下,系统建设、数据统计、网络优化、信息服务等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尤其是会同相关部门在短时间内摸清在校人员底数,为学校疫情防控奠定坚实基础。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经常能在校园里的核酸检测点看到安杰的身影。为解决学生核酸检测排队时间长的问题,他多次在烈日炎炎下到现场调研,仔细查看核酸检测的每一个环节。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最终通过改进终端、加强网络、优化扫码方式等方法途径极大提高了核酸检测登记和的数据传输速度,大幅减少了学生排队等待时间。某日凌晨1台服务器出现故障,为不影响第二天学生办理业务,安杰组织校内外同事密切配合,连夜排查故障,并于凌晨三点顺利解决。他说:“疫情当前,作为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坚守疫情防控一线,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辅导员孙智自清明假期后一直驻守校内,努力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年级、每位学生,开展有温度的思想引领,进行有深度的谈心谈话,筑牢守好校园疫情防控的“最后一百米”。孙智常说,“疫情当前,带毕业班不分AB班”。他倾力组织在校同学参加全员核酸检测、做好健康“每日上报”、号召同学们少订少买外卖快递,在疫情防控最吃紧、最关键的时刻,凝聚起年级654名同学坚定团结、共克时艰的信心与力量。在毕业生离校之际,他工作到凌晨4点,分层分类与学生骨干、全体同学开展了“不断线”的答疑交流,用心帮助每一名同学解决好一个个“小问题”,以持续的坚守、默默的奉献,让这个提前到来的毕业季多了很多温暖而难忘的回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辅导员高煜,紧紧围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全力保障学院就业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她时刻关注毕业生的动态,详尽了解大家的就业、答辩、心理状况等情况,让每一位毕业生振奋精神,重新出发,用最深情的告别为每一个青春画上完美的句号。临行之际,毕业生王志送上了自己拍摄的向日葵照片并在背面写下毕业祝福:“感谢小导员的辛勤付出,祝福你可爱的人生前途光明。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沈国清刚刚结束为期一年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挂职工作,主动加入A组值班队伍,第一批入驻学校。他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迅速组织各教研室完成线下教学转线上的无缝切换,与任课老师沟通解决线上教学和考试的相关问题,确保各项教学工作平稳运行。他走访实验室,带领辅导员老师逐一检查研究生工位以及科研实验室平台,了解科研进度,强调防疫要求和实验操作规范。他了解学生听课情况及诉求,和同学们谈心交流,鼓励大家在特殊时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他主动报名志愿者服务工作,成为核酸检测及外卖校门值班志愿者,不顾烈日酷暑坚守一线岗位。他经常带领自己课题组的同学开展各项体育运动,引导同学们在努力科研的同时,养成强身健体的运动习惯。“勤于学习,勇于担当,乐于服务。”作为一名教师,沈国清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

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2018级辅导员郭笑妍自5月6日开始驻校工作。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她不仅承担着大四年级466名同学的毕业就业相关工作、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还要完成《心理·生活·人生》《形势与政策》两门课程的线上授课任务。在毕业生即将离校的时间里,郭笑妍很珍惜能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的这段时光,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同运动。

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司栩源接到驻校通知,原定五月结婚的她毅然推迟婚礼,迅速打包好物品入驻学校,与学校和学生同心助力,共克时艰。在驻校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她和同事们迅速行动起来,不分昼夜,摸排底数,建立防疫专项台账,有序高效地组织十余次核酸检测。为了稳定学生的焦躁情绪,积极制定相应对策,召开学生代表会议,收集学生意见,解决合理诉求,确保学生学习生活不断线,全心全意做学生生活的陪伴者。她所带的2019级学生正值考研的关键时期,为帮助学生尽快明确方向,她开设考研规划讲座、举办经验分享沙龙,一对一深度辅导,因人施策,做学生深造的导航员。校园封闭管理期间,为充盈学生课余生活,她通过年级公众号讲解宿舍健身动作,分享优秀读书心得、推荐优美古典音乐,回顾经典影视作品,与学生同学同乐,做学生快乐生活的引领者。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使命担当。

“我是党员,我义不容辞!”“我是党员,我请战!”“这是共产党员应该做的!”……新能源学院学工干部党员牢记使命担当,扛起特殊责任,迅速集结,主动请战,成为学工队伍战“疫”中的“先锋队”和“排头兵”。各驻校辅导员下沉一线,协助毕业生行李打包、运送物品、解答疑惑,细致负责地帮助学生进行手续办理等工作。他们主利用工作闲暇时间,积极调动在校学生参加户外身体锻炼,纾解学习科研压力,丰富封校生活。为了不影响同学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驻校辅导员们耐心听取每一位学生的诉求,并积极联系学院、学校,努力解决大家的困难。一个党员一面旗,他们以实际行动,成为疫情防控中流砥柱,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薛明磊驻校前先把六岁的女儿送回了老家,全身心投入,冲锋在学校疫情防控一线,与环境学院535名留校学生同吃同住同工作,同担当共坚守。他认真组织学生全员核酸,深入学生宿舍开展深度辅导,积极引导学生佩戴口罩拒绝外卖。在烈日下值班,在篮球场与同学们挥洒汗水,在晚上巡查校园,接诉急办及时回应处理学生关切。他带领全院学生坚持做到底数清百分之百,每日上报百分之百,全员核酸百分之百,把疫情风险降到最低。他说:“近一个月的驻校办公确实辛苦,也想念家人。但一想到500多名学生能安全在校,平安回家,一切都是值得的。”更重要的是,近一个月的日夜朝夕相处,他感觉与学生们的心越来越近,这可能是住校办公最大的成果。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苑英科自5月6日驻校以来,多次组织召开学院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聚焦防疫重点,及时研判形势,从严从紧从细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他走进学生之中,深入学生宿舍和教学一线,关注线上授课质量;了解师生思想动态,并第一时间回应、解决;值守校园缓冲区,以身作则守护校园平安。他说:“疫情就是集结号,学院党委要做好师生们的“主心骨”,把牢抗击疫情“方向盘”,要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解师生之所需。通过暖人心、聚人心、强人心的细致工作,让师生们静下来、慢下来、稳下来。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吴薇在岗位上坚守25天。这期间她走访学生宿舍,开展深度辅导工作,督促落实“一舍一案”工作方案,探索疫情下就业工作创新,一对一联系毕业生,对接就业单位为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搭建线上桥梁。她说:疫情当前,对我们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深入细致的开展学生工作,永远把学生放在心上,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每天晚上一起“轧操场”已经成为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9级同学的新项目。学院团委书记、2019级辅导员崔灿自驻校以来经常在宿舍、操场等场所和同学们谈心谈话。她和同学们相约运动21天打卡马甲线,私人定制的生涯规划方案,带领团学组织策划云端共享文体活动,开展“战疫有我”主题征文,“美的追寻”作品征集、打造“生涯发展训练营”、“毕业季,贴心邮”,为同学们注入校园生活的“保鲜剂”。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学院本科2021级及研究生辅导员范泽硕走访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日常需求和思想动态,组织就业经验分享会,促进学生更早就业、更好就业,带领志愿者开展“毕业寄,贴心邮”活动,组织策划“云健身”和“21天早餐打卡”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和饮食习惯。

外国语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康建刚积极响应学校疫情防控政策,自5月6日起开始在校值班,轮岗坚守到5月28日。驻校期间积极应对重重困难,为守护学生安全和校园安全克服住宿环境问题,在办公室睡行军床。康建刚按照学校防疫要求,组织开展了疫情防控工作会、大思政课,传达最新疫情防控精神。为了解学生日常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他曾多次深入学生宿舍查寝,到研究生工作室检查安全登记表,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的情况和需求。康建刚在物流缓冲区值守,在烈日炎炎下监督快递消杀分发情况,保障了疫情防控形势下快递的收发安全。为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他组织安排了教学、考试、毕业生答辩、教学优秀奖评选、教改项目支持等教学科研任务,为学院师生的工作学习、健康安全作出了贡献。

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戚坚军积极响应学校工作部署,迅速驻校坚守工作岗位,为确保学院中外学生在校园内的平稳有序学习生活积极贡献力量。他与辅导员一起,向留学生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和个人防护安全提示,通过“点名划勾”的方式确保多轮全员核酸顺利进行。作为班主任,他通过主题班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向同学们讲明形势政策、讲清利害关系,耐心细致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班级同学的积极响应。他每天按时上报各类中外学生疫情防控统计数据,认真做好缓冲区值班值守和学工干部巡夜、中外毕业生返乡毕业等各项工作,与学院广大学生一起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审核:卜叶蕾

复审:张顺涛

责任编辑:朱慧花 种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