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华电
媒体华电

【人民网】传承时代使命助力边疆乡村振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唱百姓享小康,我唱家园爱无疆,童心向党……”华北电力大学“天山同语”团队位于巴州轮台县社区的小课堂,教室中传出阵阵动听的童声。2021年暑期,华北电力大学“天山同语·民族同心”团队划分成九只小分队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地的基层农村,继续开展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服务,并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数据采样调研等拓展活动,为助力乡村振兴积累更加详实的数据。此外,团队成员还来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寻访守边护边的“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生死戍边的英雄故事,深刻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蕴意,为建设边疆、助力乡村振兴凝聚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讲好党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

为了能够更生动地将党史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增强青少年的志气、骨气、底气。暑假伊始,团队学生党员来到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通过沉浸式地红色体验,增强感性认识,此后又来到上海,从一大旧址到嘉兴南湖,在巡展中重走一大至七大的伟大历程,成员们在参观学习中积累了大量图文素材,更沉淀了感悟与收获,为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们准备了一份独特的党史故事盛宴。返回家乡后,成员们图文并茂、情感共鸣地讲解让“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真正走到少年儿童心里,让孩子们通过学党史增强文化自信,坚定了同心向党的信心。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党史知识,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宣讲深入人心,调研广泛详实

团队在天山腹地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活动已有五年,五年来累计开展线下国家通用语言大型教学活动750余次,累计服务青少年群体8000余人次;培训成年学员16000余人次,根据语言结构的基本情况,团队每年都会对服务群体开展跟踪回访工作,对中老年群体开展了语言情况及服务反馈的访谈式调研,整理数据服务于团队后期服务计划地安排,为实现精准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百余位团队成员将对脚下土地的深情大爱,转化为扎实做好数据调研的动力,转化为促进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的的情怀,团队成员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头顶烈日,入户调研,共回收有效调研数据3000余份。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纷纷表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纷纷表示,用我们青年的方式与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以语言通促进民心通,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传承英雄精神,共创乡村振兴

“天山同语”团队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牢牢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追寻英雄足迹,团队来到海拔4000米的帕米尔高原,探访“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事迹,聆听守边护边英雄巴依卡老人讲述一家三代人生死戍边的感人故事。团队通过线上会议邀请讲解员在巴依卡一家三代人的荣誉陈列室中为华北电力大学广大师生讲授党课,将英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团队成员在学习英雄事迹后,纷纷感动落泪,团队成员在祖国各地纷纷接力,表达了要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让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加繁荣富强,追寻英雄的脚步,传承时代精神,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王成、郑温馨)

原文链接:传承时代使命助力边疆乡村振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