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华电
新华教育网:华电英利联合开展云南无电地区送光明行动
发布时间:2013-08-27
8月3日,华北电力大学·中国英利集团联合开展的“绿色电力照亮长征路”云南无电地区送光明行动——户用太阳能供电系统捐赠仪式在云南大理巍山县五印乡隆重举办。华北电力大学、中国英利集团集团、当地乡政府有关领导及22户受捐村民代表参加了捐赠仪式。
“绿色电力照亮长征路”云南无电地区送光明行动是华北电力大学与中国英利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效发挥高校、企业在人才、技术和资源方面的优势,以新能源设备供应和科技教育扶贫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帮助老区人民实现“幸福梦”,全力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重要举措。活动采取学校出人才、企业出设备、政府出政策“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通过为长征沿线的无电地区送人才、送设备、送服务,切实为当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新能源照亮老区人民的生活,用新能源帮助他们改变贫困落后的生活方式。
目前,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个别地区仍存在无电可用的状况。前期,华北电力大学专门成立了“绿色电力照亮长征路”专项调研实践团,针对长征沿线的落后地区,特别是无电地区开展了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并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状况,依托新能源提出了改善当地能源利用状况的对策建议。本次活动涉及的龙街村地处大山深处,全部为山地结构,地形复杂,人口分散。同时,由于生产需要,许多村民不得不离开已经通电的村落,到山上进行养殖、种植等生产活动。因此,采用常规的供电方式架线难度大、成本高。经过调研,队员们发展该地年平均降雨量仅为835毫米,属于干旱地区,全年光照时间较长,适于使用太阳能供电系统。中国英利集团随即做出了为当地群众无偿捐助户用太阳能供电系统的决定,并专门派出了技术人员同华北电力大学的师生们一起开展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全力解决当地无电户的用电需求。
捐赠仪式结束后,相关技术人员随即深入大山中各个无电户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经过两天紧张有序的工作,龙街村全部22户无电居民全部实现通电。新能源为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村民王嘉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禽,人均年收入不足两千元,家中除了卧室,其他的房屋连屋顶都没有,做饭用的锅台都是简易搭成的,“电”对他们来说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已经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了十七年,在电灯亮起的那一刻激动的泪流满面,从这一刻起他们将撤离摆脱夜幕降临后的一片黑暗。村民王之臣因为生产需要在山上开辟了一大片耕地用来种植水稻,从原本已经通上电的祖屋里搬出来后,不通电为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太阳能供电设备安装好后,他高兴地说:从今以后我再也不用到十几里远的山下为手机充电了,回头我再买个小电视,这样就能看看新闻什么的,也能知道一些国家大事,不用再过那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了。
据悉,此次活动仅仅是“绿色电力照亮长征路”无电地区送光明行动的一个部分,在湖南、四川、贵州、广东等地,华北电力大学都派出了专门的队伍开展此项活动。届时,华北电力大学的师生们将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充分利用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努力解决和改善长征沿线无电地区的能源利用状况。同时,华北电力大学将有效依托高校人才优势,以大学生能源村官、大学生能源志愿者的形式,为长征沿线各地输送电力人才,常态化地开展能源帮扶、能源解困、能源脱贫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