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华电
媒体华电

【河北日报】华北电力大学志愿者爱心接力润童心

编者按:近日,法政系“无声星球·为爱发声”志愿服务项目被《河北日报》报道,全文刊发在5月7日第八版,现予以转载。

4月19日,保定市植物园内桃红柳绿,春意盎然。草坪上回荡着保定小太阳康复中心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带给他们欢乐的是来自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的青年志愿者们。

2014年,在保定市敬老爱心协会的推荐下,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的青年志愿者们第一次来到小太阳康复中心,接触到了这些患有听力障碍和自闭症的孩子们。从那时起,志愿者们每个月都会来到这里,陪孩子们读书学习,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

“志愿者们的到来,为孩子们打开了感知世界的另一扇窗。”康复中心负责人刘艳丽说,这里的十几个孩子大部分来自保定周边县区,最小的3岁,最大的13岁,大多是听力障碍、自闭症或是发育迟缓的孩子。志愿者们定期与孩子们情感交流,对他们的康复帮助很大。

大旭(化名),今年12岁,是一名发育迟缓的孩子。别的孩子午休的时候,他主动拿着课本坐到了志愿者大哥哥身边。刘艳丽说:“刚来时,大旭见到陌生人都不敢说话,这里的老师和志愿者们帮他读书识字,训练自我表达的能力,现在大旭进步多了。”

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由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和法学等专业构成,其中社会工作专业就有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专业帮助的内容。“第一次去康复中心的时候,孩子们都躲得远远的,眼神里有胆怯,也有期待。”已经毕业的朱搏是志愿者活动的最初发起人之一,他说第一次和孩子们交流时的情景依然难忘——活动结束时,孩子们哭着抱着不让走。

正在读大三的苗振钢是这项志愿活动的第四任负责人。他说:“在小太阳康复中心的志愿活动中,我们会综合运用到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在帮助孩子们的同时,自己也增长了实践经验。”

四年过去了,学生毕业走了一茬又一茬,志愿者们的爱心接力从未中断,关爱陪伴着小太阳康复中心的孩子们快乐成长。

12.jpg

刚来康复中心时,大旭(右)对陌生人非常排斥。如今,他会主动来到志愿者的身旁进行交流。

8.jpg

志愿者们和孩子们一起做手工。

13.jpg

趁着午休时刻,志愿者崔文伯(右)向康复中心老师了解孩子们的康复情况。

5.jpg

每次活动前,志愿者们都会为孩子们精心选购一些小礼物。

6.jpg

法政系教师石兵营对同学们进行专业辅导。

2.jpg

和志愿者们在一起,孩子们格外开心。

15.jpg

志愿活动结束后,小涵(化名)抱着志愿者久久不愿离去。

16.jpg

志愿者们设计了让脑瘫患儿撕扯胶带纸等多种康复方式,锻炼他们的手脑协调能力。

 

原文链接:http://hbrb.hebnews.cn/pc/paper/c/201805/07/c67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