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华北电力大学2021年“情暖童心 科技筑梦”社会实践团纪实
中国青年网保定8月7日电(通讯员 刘舫如 刘美婷)为充分发挥高校在乡村教育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华北电力大学开展“情暖童心 科技筑梦”教育帮扶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历时一周,共集结七个院系百余名志愿者,分别于顺平县、阜平县不同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志愿者们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不断交流,通过通俗易懂的党史讲解、内容丰富的小游戏、干货满满的知识讲授、温馨实用的技巧培训等方式,在提高孩子们文化水平、增长了孩子们的见识的同时,也打破彼此间的壁垒,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点滴关爱中彰显了华电学子的担当。
破冰之旅
为快速与小朋友们熟悉起来,各“情暖童心”社会实践队分别与小朋友们开展了破冰行动。其中,机械系实践团成员对小学生依次进行了自我介绍,并分发了礼物;数理系志愿者通过“不倒森林”和“珠行万里”两个需要配合的小游戏,在愉快的氛围中和小朋友们逐渐熟悉起来;经管系志愿者和孩子们共同摆出数字“100”的造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活动中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动力系志愿者则给孩子们带来了课外读物,在相互自我介绍的过程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法政系志愿者举行了开营仪式并进行独具特色的第一堂课。整个破冰活动中孩子们积极性高涨,活动反响热烈,在课堂与游戏中志愿者和孩子们的距离不断拉近。
红色教育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小学生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先烈的了解,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情暖童心 科技筑梦”志愿服务团特别开展了党课教育小课堂。机械系志愿者带领同学们观看了电影《1921》和《建军大业》的部分片段,与孩子们一起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讲述顺平县的红色故事,带领同学们近距离感受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电力系志愿者也在课间活动时与孩子们进行了红歌传唱,在歌声中重温党的历史;电子系志愿者为孩子们准备了爱国主义教育课,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英雄人物;经管系则将科技与爱国结合起来,孩子们两人一组动手制作国旗台装置,通过手摇杆小心翼翼地升起他们自制的国旗,将手工制作和党史教育相结合,寓教于乐。而在动力系的思政课上,老师生动的讲述了历届党代会中的党史事件,剖析党史学习意义。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同学们都认真倾听,踊跃发言,深化理解,从中汲取前进力量。
趣味课堂
各实践队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精心设计了科技课堂、文艺课堂、普法课堂、学业辅导、感恩教育等为期一周的七彩课堂。电力系志愿者充分发挥院系特色,开展“趣味电力实验小课堂”,在一个又一个有趣的实验中传递电力知识;机械系志愿者为小学生们从简单日常科学原理入手,深入浅出地普及了机器人和无人机的应用与未来;数理系志愿者的书法课从讲解汉字的含义及笔画的写法入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自信;电子系志愿者则带领着同学们组装齿轮传动手摇发电机、八足蜘蛛仿生机器人,并讲解背后原理。培养同学们对科技的兴趣;动力系志愿者结合保定山区夏季暴雨频发的天气情况,创新讲解防火防溺水知识和海姆立克急救法,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保教护航;法政系志愿者通过特色小实验,在讲解科学知识的同时向孩子们传递科学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将个人奋斗融入祖国复兴的伟大征程中!
爱心捐赠
2021年7月20日上午9:30,在中粮希望小学里举行了华北电力大学“情暖童心,科技筑梦”捐赠仪式,在本次仪式上,华北电力大学赠送了精心为小朋友们准备的文具、课外图书和科技试验箱,传递了华电大朋友对小朋友的关心和祝福。
课业辅导与家访调研
在实践课余时间,各实践队还对孩子们进行课业辅导,二十四小时在线,全科老师配备齐全,解决孩子们的课业问题,缓解了学生们学业压力,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各实践队还通过家访、外出调研,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以及委托监护人的基本情况等,为后期进一步完善支教计划,开展精细化服务提供数据支持。实践队还为村里的老人与孩子送上物资,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次“情暖童心 科技筑梦”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瞄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实际需求,以“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为主旨,以“双向受益,共同成长”为目标,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通过关爱乡村下一代来助力乡村振兴。志愿者们在进行志愿服务的同时,也在发展完善自我的成长之路,勇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用青春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在基层发光发热。
今后,华北电力大学将继续立足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深入开展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积极发挥高校在乡村教育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为民族复兴、祖国发展建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