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华电
媒体华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培育新动能 跃动新保定丨“重器”夯筑新能源产业创新基石

国家实验室是“国之重器”,是孕育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学科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

近日,在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风光功率预测系统不停运转,甄钊副教授正带领科研人员进行分钟级快速波动与非平稳转折性天气下光伏功率的计算预测。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科技部批准建设,2014年通过专家验收,2023年重组为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是构建国家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策源地。

进入新发展阶段,实验室聚焦柔性输变电系统构建及装备、灵活智能发电与多源互补系统、源网协同控制与新能源电力系统保护三大主攻方向,主动争取并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积极围绕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两大方面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构建起新能源创新研究体系,努力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

“多年来,实验室持续开展先进输变电技术与电磁理论、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电力工程系主任助理何旺龄介绍,目前,实验室已获得1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及22项第一完成单位省部级一等奖,先后承担起“高灵敏紫外成像仪研制及应用开发”等国家重点专项和研发课题,为我国新能源电力的规模化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基础和重要科技支撑。

培育新动能 跃动新保定丨“重器”夯筑新能源产业创新基石_fororder_华北电力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在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寇颖伦 摄(华北电力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配图)

华北电力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在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在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看来,创新成果不只是“实验室”里的样品,更应该成为“生产线”上的产品。在科研团队的带领下,多项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在保定“落地生金”。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刘云鹏带领团队,打破国际紫外放电精准成像技术壁垒,成功构建“多物理因素耦合的外绝缘放电等效光辐射强度归一化补偿模型和输电线路场致发热仿真模型”以及“多层级信息融合的缺陷全流程多光谱诊断模型”,推动线路缺陷诊断准确率超过92.4%。该项科技成果落地应用5年来,累计发现缺陷8059起,节约线路巡检费用4.69亿。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王飞负责的“高比例新能源发电‘源网荷’协同互动消纳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科研成果在河北、吉林等省级电网示范应用,三年来消纳新能源55.8亿千瓦时,为300万户家庭全年提供“绿电”,减少碳排放461万吨,负荷电网互动智能装备覆盖全国并出口海外5个国家。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赵书强团队研究的“电力系统振荡的在线辨识与广域自适应控制”项目,在低频振荡的多信号在线辨识、广域协调控制等方面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有效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供电可靠性,促进新能源消纳。该项研究成果获河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据了解,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用房2.9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8亿,累计科研投入超过19亿元。目前,实验室研究人员196人,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以及4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实验室与国家能源集团、内蒙古电力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南方电网公司等电力央企共建了一批联合研究基地,加快成果转化与落地。

不仅如此,华北电力大学还立足京保办学格局,持续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积极对接保定市产业部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创新体系人才建设。以该校电力工程系为例,2016年至2022年,他们连续7年获得省级科技一等奖。

作为距离雄安新区最近的国家级高新区,保定高新区重点打造“中国电谷”品牌,发展了英利、天威、国电联合动力等一批叫得响的“电”字号产业,形成光电、风电、节电、储电、输变电和电力电子6大产业体系。在这里,华北电力大学毕业校友及在校师生创办企业共有76家,与华电企业进行技术支撑和合作的企业达260余家。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赵小军和刘云鹏的研究成果“基于材料服役性能精确表征与多场耦合仿真的电力变压器关键技术”,2022年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推动我国材料制备与表征技术跻身世界第一梯队。其研究成果在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额55.01亿元,新增利润5.86亿元,节支4.92亿元,成为校企合作的典范。

工信部2022年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保定市“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位列其中,实现京津冀地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零”的突破。

目前,保定市电力及新能源产业超亿元筹备和在建重点项目54个,总投资超过432亿元,项目建成预计实现产值960亿元。在“产学研用”立体多元的创新链条下,按照“院市合作、校企共建、社会参与、开放联合”原则,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绿色高效电工新材料与设备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分布式储能与微网河北省重点实验室、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河北省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科研平台,正在为当地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文/图 李雨馨)

原文链接:培育新动能 跃动新保定丨“重器”夯筑新能源产业创新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