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用一场分享,再次点燃爱校爱国情——华北电力大学“我和我的祖国”学生党员教育活动侧记
“整个方阵71排、55路,前后间隔1米、左右间隔0.9米,每隔0.58米做了一个标记,误差不超过0.01米,整体误差不超过0.05米。”不久前,在华北电力大学的大礼堂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018级博士研究生黄强极其流利地背诵出了这样一组数字。随之而来的,是台下一阵热烈的掌声。
对于黄强来说,这组数字之所以如此熟悉,是因为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他几乎天天与这组数字为伴。作为该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物资保障组中唯一的博士生,围绕着这些数字进行点位测量、画线和粘贴,几乎是黄强每天的“必修课”。
如今,国庆游行活动已经结束,他和那些曾每天为之从早忙到晚的同事们一起,站到了由学校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和我的祖国”学生党员教育活动的舞台上,向自己的老师和同学,讲述他们那段可能终生都不会忘记的日子。
据悉,在今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群众游行中,华北电力大学共有1454名群众游行师生、229名国庆志愿者,以及72名合唱团成员参与了国庆活动。为了再次点燃华电人的爱校情和爱国情,该校特举办了此次教育活动,邀请了多位参与群众游行活动的师生代表走进学生党员中间,讲述群众游行背后的故事,通过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现场活学形式,引导学生党员不忘成才初心。
在此次国庆庆典中,华北电力大学师生主要参与了第19方阵的游行,其中就包括了该校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刘梦妍。在回忆起当天的情景时,刘梦妍说,就在她与其他方阵成员一起挤在长安街的胡同中等待走向天安门的时候,在黎明前的寒冷中,他们一同传唱着国歌,升旗仪式开始时,虽然他们看不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升起,但所有的人都对着旁边居民楼上一面小国旗脱帽肃立,行注目礼。
“未曾说出口的爱国热情被激发出来,使我备受鼓舞。”面对台下的师生同学,刘梦妍激动地说。最终,她和自己的同伴一起,完美走过了天安门广场。
与刘梦妍一起走过天安门的,还有该校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薛明磊。不过与刘梦妍不同的是,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参与国庆游行活动了,但他的前两次游行并不是十分“顺利”。
“国庆50周年时,我参与了群众游行活动,但身份是一名候补队员,最终,我遗憾地没有走过天安门;60周年时,我以彩车领队的身份走上了长安街,但欢庆的场景我依然没有看到,因为我被‘蒙在了车里’。”薛明磊说,如今,他终于作为行进指挥长,亲眼见到了天安门前国庆庆典的壮观与热烈。
“变的是岗位和工作,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薛明磊说。
第19方阵在国庆庆典上的完美呈现,自然离不开每位队员的努力,但同时也离不开如黄强这样奋战在幕后的工作人员。这其中,有两位工作人员有些特殊,他们便是该校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靳周,以及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李文姝。之所以说他们“特殊”,是因为除了老师、国庆游行工作人员的身份外,他们还是一对恩爱的小夫妻。
为了保障国庆游行活动的顺利完成,在最近的几个月间,初为人父母的他俩将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训练场上,也暂时告别了夫妻间的浪漫与柔情,以至于今年的七夕情人节,两个人也是用5小时训练、6公里拉练的别样方式“庆祝”的。
在分享活动的舞台上,靳周在现场千余位师生的注视下,向自己的妻子深情告白:“明年的七夕,礼物和惊喜一定会有的。”言毕,现场掌声一片……
除了参与群众游行外,走过天安门的阅兵方阵中,也有华北电力大学学生的身影。该校2018级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韩璟便是预备役方阵中的一员。
2016年,韩璟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退伍返校后,他又积极报名参加阅兵活动。“参加阅兵活动是每一个军人的梦想”,走过天安门时,韩璟感觉到手中的枪分量更重了,身上的责任也更重了。在活动现场,他代表退役军人做出庄严承诺:“只要祖国有需要、人民有需要,我们一定会再次手握钢枪,贡献青春与力量!”
在此次国庆活动中,几十名华电师生也参加了广场合唱方阵,成为其中的一员。在分享活动的最后,他们共同唱响了曾在天安门广场唱起的歌曲,这些歌曲他们可能已经唱过了千万遍,但当他们在大礼堂再次唱起时,依然感情充沛,依然振奋无比。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鲜血浇灌出花开的国度,生死相依只为了那一份承诺,报答你是我唯一的倾诉……”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10/350667.s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