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华电
媒体华电

【光明日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如何提升——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探索

“如何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绿色使命,走好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是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经常要拿出来议一议的老问题,但是总能碰撞出新的思路、新的火花。

学院党委书记卜春梅告诉记者,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因电而生、因电而兴、因电而强,致力于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更为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而不懈奋斗。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使命面前,学院党委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不断完善“一核四维”党建工作机制

“在学院完善的党建工作体系支持之下,党支部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推进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上都有了方向,让各项工作实践都较为顺畅。”刘念说。

作为学院按照科研团队试点设置的师生纵向党支部书记,刘念带领的输配电系统研究所党支部形成了以党建引领驱动“科研、教学、育人”多维协同发展模式。输配电系统研究所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助推科研发展,在重大项目、创新团队中强化“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在多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展现出师生联学联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卜春梅介绍,学院党委在党建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逐渐形成了“一核四维”工作机制:“一核”即以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为核心,“四维”即以“决策—执行—监督—咨询”为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学院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近年来,学院严格执行党委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规范召开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与专项工作单双周推进会,充分发挥党员代表大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功能以及教授咨询委员会和教学分委会在相关议题的咨询功能,把“最后一公里”变成了“最优一公里”,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定在学院落地生根。

赋能电力事业攻坚克难

“基层党支部是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和前沿阵地,在重大科研攻关任务中,一定要抓好三个单位不同党支部的建设,切实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助推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毕天姝在学院与三峡集团、北京四方继保围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开展支部共建活动上,系统阐述了在重大事项、重要工程中党组织凝聚力量的作用和效果。

截至目前,学院已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教师党支部与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党支部形成定制化“1+N”共建模式,通过党建引领深化院企合作、产教融合、成果创新,围绕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创建重大科技示范等开展深度交流合作,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合作,并围绕能源电力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与国际前沿问题,建设了以“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的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

据了解,学院还在教育教学改革、引育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做出了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本硕博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模块化定制课程体系。为青年教师配备学术发展导师,实现一对一“精准帮扶”。探索实施新讲师博士后制度,加大学院人才引进流量,储备事业发展生力军。面向国家战略及行业需求,连续三年为35岁以下教师论证科研方向,鼓励基础创新和小众研究。通过系列“微党课”,讲好杨以涵教授、杨奇逊院士等学科泰斗的奋斗历程和育人故事,在接续传承中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的科学家与“大先生”。

推动党建育人创新发展

源网荷储,旖旎风光,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双百班”实践团走进了全球储能容量最大的风光储示范项目——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并网友好型绿色电站现场,在参观和走访过程中,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双碳”目标下国家对新能源发展与推进的坚定决心,以及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双百班”实践团成员王兆霖感触颇深:“双百班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我们要珍惜当下,增长专业本领,立志奉献关键技术攻坚,让‘双碳’力量惠及千家万户。”

谈及“双百班”的初衷与发展,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栋梁表示,“双百班”是在全院范围内择优选育百名优秀学生骨干,通过多维度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帮助他们成长为对党忠诚、思想进步、综合素质过硬的德才兼备人才,进一步带动全院100%学生共同进步。学院为发挥“双百班”联结师生的积极作用,选配4名青年名师、4名优秀辅导员担任班主任,直接对接学生活动、采访校友、职业规划及挖掘各地能源电力发展史等,并基于“外寻内传”的学习模式,不断强化学习实践,夯实班级支部建设,将红色基因进一步渗透到专业学科。在“双百班”学生成长的同时,组织多层次活动引领学院全体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个人的发展方向,鼓励他们将自我实现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当好推动者、做好先行者,为助力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原文链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如何提升——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