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系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赴四川少数民族村寨开展实践活动
本网保定讯:自7月15日以来,为充分发挥普通话在推进乡村经济振兴发展中的重要基础作用,电力工程系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将推普与公益支教活动相结合,深入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普威镇彝族聚居村寨开展普通话推广和志愿服务活动。
实践团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调查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实践期间,团队成员深入四川省米易县普威镇第四中心小学、独树村、新洲村、白坡县等地进行了访谈和入户调研,并在米易县普威镇第四中心小学面向中小学生和村民开展了推普宣传活动。
团队聚焦米易县普威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政策实施效果,彝族、白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习得过程、语言态度、语言展望,并进行了面对面访谈和一对一入户问卷调查。调研期间,重点访问米易县独树村、新洲村、白坡县村民的历史沿革、家庭教育重视情况、基础教育情况以及国家通用语推广普及情况,团队成员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2000小时。问卷调研中,共完成有效调查问卷70余份,另外,实践团队按年龄随机抽取部分少数民族儿童、老年村民进行采访提问,开展普通话水平评估。
团队根据调研结果剖析了各类人群对语言文字的心理、态度、需求与目标,将中小学生、村青壮年劳动力作为主要推普志愿服务对象,针对性地对村民开展推普宣讲,对中小学生开展拼贴诗、理想职业体验等推普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中小学生及村民们更好地理解掌握普通话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四川省攀枝花市普威镇地处米易县西北部,东与白马镇交界,南与草场乡相接,西与白坡彝族乡毗邻,北与凉山州德昌县大陆乡接壤。居住着汉族、彝族、白族、傈僳族、回族5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6.3%,其次是彝族占总人口的31.8%。少数民族日常在家时多用自己民族语言,出门在外时多用当地的地方汉语,即带有方言特色的汉语。大多没有翘舌音声母,口音和成都、重庆接近。
语言是桥梁,也是开启乡村建设的钥匙之一。随着普威镇村民对走出大山、增收致富的渴望越来越强,学习和规范使用普通话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实践队员们表示,走进乡村开展推普实践,不仅是对乡村振兴作贡献,更是自身获得成长锻炼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开展入基层、进乡村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青春能量。
初审:崔帅 李晓宇
审核:韩金佐
责任编辑:陈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