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2018年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圆满结束

4月21日下午,2018年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在主楼礼堂举行结业仪式,至此本期培训班圆满落下帷幕。

本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由学校党校统一组织教学和管理,培训对象为各直属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审批确定的2018年党员发展对象(含教工发展对象),共1033人。发展对象培训班以专题报告、人物访谈、影视教学、主题演讲等形式开展,为期3天。

 

4月10日下午,我校关工委主任、原党委副书记朱常宝教授为发展对象带来以《认真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为主题的首场报告,朱常宝以历史逻辑、发展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五个逻辑,并结合时事政治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刻解读。

4月10日晚上,学员们共同观看了影片《厉害了,我的国》,影片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和成就以纪录片的形式首次呈现在大屏幕上,全面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征程上的伟大奋斗,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正在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4月14日上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培永研究员作了主题为《<共产党宣言>的新时代阐释》的报告。陈培永提出了十一个关于《共产党宣言》的关键词,并对这十一个关键词做出了深入浅出的解释。他将《共产党宣言》形容为一串解读时代的万能钥匙,强调了《共产党宣言》的重要历史地位以及重要实际作用,指导我们要结合实际,认真观察生活,读出历史文件的时代感,从社会和生活中把握著作。

4月14日下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校专职副校长刘海生老师的报告主要讲述理想与信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入党三个方面的内容。刘海生以长征为例,从军事上的惨烈损失、路途的艰难、目的地的飘忽不定三个角度说明了长征路上的辛苦以及信念的重要作用。他提到,中国工农红军精神是人类不朽精神的锻造,有了精神力量的支撑,一个民族的历史才具有向前迈进的持久动力。报告最后,他希望发展对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接受考验,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4月21日上午,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保定)孙芳副教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开场,活跃了现场气氛,使用方式新颖的课堂派进行教学,弹幕式互动拉进了师生距离,使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孙芳从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内涵、深刻理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深远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在座的发展对象带来了精彩的一课。她强调,出现问题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看不到指引我们方向的人,看不到我们脚下的路。我们要用理智思维审视当今中国存在的一些问题,用内心去看、去感受我们的党,才能有信心、有自信。

4月21日下午,培训班以《有一种精神叫奉献》为题开展了一场人物访谈,邀请了我校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聂亚洲、张乐同学和红色“1+1”获奖党支部可再生能源学院15级本科生党支部成员代表。聂亚洲和张乐在回答问题过程中为我们讲述了他们当兵时的一些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那种责任感和浓浓的奉献精神。可再生能源学院15级本科生党支部成员谈及了他们在开展红色“1+1”活动时遇到的困难、解决的过程和最后的感悟,为全体发展对象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结业仪式上,经济与管理学院宫雨、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友朋、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蔷蔷从自发投稿的学员中脱颖而出,作为代表上台演讲,他们从培训班的收获体会,结合自身实际,分别以《坚定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早日入党》、《做新时代的共产党员》、《青年、时代、使命》为题进行了演讲,得到在场学员的阵阵掌声。

本次发展对象培训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以及我校关于党员工作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教育培养工作,保证新发展的党员质量的深刻理论培训和思想教育,从同学们所写的心得体会中可见,通过此次培训,大家对《共产党宣言》的内涵和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当前国际形势和自身的理想信念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被党的历史人物和身边的优秀党员事迹所深深感动。同学们纷纷表示,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将所学理论联系实际,树立远大理想并脚踏实地,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