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服务集团党总支赴井冈山举办党性教育培训班
为弘扬红色精神,传承革命优良传统,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8月27日至8月29日,后勤服务集团党总支组织32名党员赴井冈山参加党性教育培训班,活动由后勤服务集团副总经理杨利带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斗争树立了榜样,成为中国革命走上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的开端。
党总支杜建国书记指出,在后勤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后勤党总支举办这次培训,实属不易。希望学员们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争取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同时明确提出10条学习纪律要大家谨记和遵守。
根据行程安排,此次全体学员共参加了1场专题教学、10场现场教学、1次体验式教学,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活动期间,32名党员一切行动听指挥,学习生活皆井然有序。
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志翔教授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为全体学员进行现场教学。
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欧阳小华教授为全体学员进行专题教学——《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
经过3天紧凑而又充实的学习,全体学员收获满满,对井冈山一系列革命历史事件有了更加清晰直观的感受:黄洋界保卫战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毛泽东为此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以志庆贺;“三湾改编”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开端,拉开了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序幕,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成为了我党建军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八角楼的清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
全体学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井冈山精神内涵从何而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在我们党和军队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她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开篇、奠定了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坚实基础、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大家纷纷表示,要积极弘扬和传承井冈山精神,用井冈山精神指引工作和学习,将井冈山精神转化实际动力,以更加饱满和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学习中,为建设与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