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英语系举办“大语言模型赋能外语教育”主题学术讲座

本网保定讯:为帮助师生进一步把握时代脉搏,促进学术创新,5月6日下午,英语系联合华北电力大学“一带一路”能源语言服务研究中心邀请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徐彬教授和北京语智云帆科技有限公司师建胜总经理在教十一D207作主题为“大语言模型赋能外语教育”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英语系主任高霄主持,全体硕士生导师和23级全体研究生现场聆听,其他学生线上参会。

师建胜以“语言智能在翻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与思考”为题,从大模型时代的教学过程组织及构想,即课下AI辅助模式和课上非AI辅助模式方法谈起,分析了大模型PaaS平台、RAG检索增强生成、生成式AI六层技术架构体系等新兴科技研究成果,并指出指出语言服务行业面临的多重挑战。在此基础上,其建议同学们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结合自身特长的基础上依据行业需求规划专业学习,形成独特的专业价值标签。

徐彬以“人工智能VS人的智能”为题,深入分析了翻译中的常见陷阱,围绕人工智能是否会在翻译过程中重复人类错误的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侧重分享了对使用大语言模型时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改进提问方式的问题。其强调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写作行为,翻译学实际上是一种文章学。在分享翻译实践和理论层面的宝贵见解之余,徐彬也对英语系师生提出“多读、怀疑、查询、判断、选择”的建议。

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热情高涨,交流气氛热烈。针对师生尤其关心的AI技术在未来英语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将如何影响外语学习和职业发展等问题,两位专家进行了耐心解答,指出“未来淘汰的是不会使用AI的英语学习者”,鼓励师生拥抱技术变革,同时培养跨学科思维,以适应未来教育和职场的需求。

本次讲座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主题聚焦“了解AI,适应AI,质疑AI,运用AI”,为外语学科发展与教育水平提升指明了新方向和新路径。英语系将继续举办此类学术活动,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的高质量外语人才。

主讲人简介:

徐彬,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翻译家。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翻译技术教育研究会(WITTA TTES)副会长、山东省译协翻译技术委员会主任及校企合作委员会秘书长。长期致力于翻译实践、翻译教学及研究等,出版译著60余部,总字数逾1500万字,如《艺术宇宙》《爱因斯坦的宇宙》《宇宙传记》《霍金的一生》(暂名)《DK大历史》《量子通史》《爱因斯坦的骰子和薛定谔的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技术、应用翻译和翻译技术。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有《计算机辅助研究论文写作指南》、《翻译新视野》等学术专著;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一项,教育部项目一项;参研国家社科项目一项,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一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一项(子课题负责人)等。

师建胜,北京语智云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宁波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翻译硕士校外导师,教育部高教司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语言服务行业资深管理者,深耕于语言服务管理、语言智能、翻译技术等领域。具备20多年语言服务企业项目管理和运营管理经验,拥有多年知名高校MTI专业授课经验并担任校外导师,中国译协暑期师资培训班特邀讲师。

初审:董晶 李思傲

复审:储艳

审核:高霄

责任编辑:陈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