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系中心组学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有关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讲话
6月3日上午,英语系于教十一楼D106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有关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讲话。会议由英语系党总支书记武彦军主持,系主任高霄、系副主任储艳和郭喆、党总支副书记杨红月、纪检委员安国平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首先由武彦军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讲话进行领学,并就其中的重点和要点进行了解读和强调。随后,与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交流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储艳表示,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将主题聚焦于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其本身对外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系要紧密围绕国家需求,充分利用好已有的“一带一路”能源语言服务研究中心平台,积极改进和完善外语学科建设,为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所作为。郭喆表示,英语系今后的工作要将“国际话语权”与“能源语言服务”结合起来,在提升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方面下功夫。安国平表示,作为一名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加强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不断提高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杨红月表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仅要打造精品传播内容,还要加强宣传平台建设,保证国际传播有出口。
高霄在发言中表示,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就有关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讲话最大的体会是党委参与,“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纳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做国际传播工作”等内容分量很重;英语系“一带一路’能源语言服务研究中心是很好的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平台,以后将从做好能源语言服务工作,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和讲好党的故事,传播先进文化等方面继续发力;在鼓励教师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学习的同时,不断建立健全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相匹配的学科体系和方案,从而更好地为学校主流学科国际传播和国家能源国际传播提供服务。
武彦军在发言中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重点强调的内容。英语系在充分发挥外语学科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包括建立“一带一路”能源语言服务研究中心、举办双碳目标指引和新文科建设驱动的语言服务高端论坛等,接下来,英语系还需进一步在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开拓创新、积极作为,尤其要在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上下功夫,以尽快适应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要求。
通过此次学习,英语系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为进一步推动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奠定了基础。
审核:武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