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侯艳宾纵论多元文化模式的碰撞



本网保定讯:3月19号下午,来自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侯艳宾教授,在教十一A313举办了题为“跨文化交际—多元文化模式的碰撞”的学术报告。

微信图片_20190322193628.jpg

“人与人不能相处,是因为他们心存恐惧;他们心存恐惧,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彼此;他们不了解彼此,是因为没有好好沟通。”侯艳宾开场引用了马丁·路德·金的这句名言,简洁而直白地引出本次学术报告的主题。所谓跨文化交际,便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而恰是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才显得融洽的交流更加难能可贵。

侯艳宾首先通过不同国家广告营销的例子,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跨文化交流中引起的一些碰撞,启发同学们在此角度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即使是交流双方的语言能力都十分高超,却并不意味着这就不会带来沟通障碍。注重对方是否真正理解到了你所要表达的问题,远远比单纯用话语进行表达要重要也艰难得多,而这才是沟通的最终目的。侯教授借由文化冰山理论告诉我们了解文化差异的难度,因为我们往往能够发现其它文化的文化冰山中的显性部分,但却不能立即发现支撑显性部分的隐性基础。

侯艳宾在讲述中运用了较为口语化的解释,让同学们对各种专业术语有更加准确的感受。她认为,文化多样性是一种结构。现代社会正是因为各种文化交织在一起而构建起来。这种英文上的一语双关与比喻,体现了她在语言方面的钻研和造诣。除此之外,她还擅长举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小例子,加上风趣幽默的话语,很快让同学们走近报告主题,也使得同学们对跨文化交际有更真切的理解。

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侯艳宾向同学们娓娓道来,详细介绍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理论。包括霍夫斯泰德的五个文化维度: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体/集体主义、男性化/女性化社会和长期/短期倾向。侯教授将近十年的统计数据用图表的形式呈现,对比了法国、美国、英国、日本和我国的文化特点。用数据解释了为何美国人更偏个人主义、日本女性地位低等。之后讲解了爱德华·T·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文化冲击和文化碰撞。侯艳宾的讲解配合一张张清晰直观的图表,结合自身丰富而有趣的亲身经历,在场师生全都聚精会神,倾耳聆听。

本次讲座的最后,侯艳宾与同学进行问答互动,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阐述她的独到见解。同时也讲述了她参加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时的经历,让在场同学更加心生敬佩。这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鉴赏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侯艳宾,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会员,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会员,河北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代表/翻译,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访问学者(2002-200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特聘“咨询专家”,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访问学者(2012),获得美国国际教育学会“杰出国际教育学者”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英语教育。从事英语教学35 年,培养各类毕业生数以千计,硕士研究生50 多名,数十次担任国际会议翻译。作为一个语言文化研究者,走访过澳洲,北美洲,欧洲等20 多个国家,100 多个大城小镇,通过异域文化的对比,拓宽了自己的文化视野,更加深化了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