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追忆红色历史,汲取榜样力量——校医院组织全体党员和职工前往红色教育基地“贝家花园”开展学习活动

10月18日下午,校医院一行前往位于京西阳台山海淀区北安河村的“ 贝家花园”开展红色教育学习活动,学习白求恩式的国际友人—法国医生贝熙业的光辉事迹,追忆贝家花园的红色历史,汲取榜样力量。全体党员和职工参加本次活动。

9317ec69458a4e39a6709b34dae746e0.jpg

贝家花园始建于民国时期,1923年,法国医生贝熙业在京西阳台山的山坳里建起了一座“贝家花园”。这座原本为女儿养病而建的山间别院,后来成为贝熙业救治百姓的诊所和当时的“中法社交中心”,继而成为抗日革命根据地运送药品的中转站,在中法交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13年至1954年,法国医生贝熙业在华行医40余年,他治病救人无数,并推动中国青年赴法留学、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是一位白求恩式的国际友人。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贝熙业医生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利用自己的身份特权为中国抗日将士运送战地急需药品、物资和情报,开辟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自行车“驼峰航线”,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3月27日,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不会忘记,无数法国友人为中国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有冒着生命危险开辟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的法国医生贝熙业。”。贝家花园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4911c1446c4785a6cd9745dc054710.jpg

校医院职工在参观过程中了解了贝熙业医生在华四十余年为中国人民行医治病、推动中国青年赴法留学以及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大家都被这位坚强勇敢无私奉献的外国友人深深感动;同时,贝熙业作为一名医生,真正做到了“大医精诚、无私奉献”,为平常百姓看病送药和为中国革命时期战地医疗做出了巨大努力,其崇高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与医者救死扶伤精神值得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敬仰和学习。

9aed9b8ebf2346999f6631df9f5114b2.png

本次教育学习活动是校医院直属党支部接续主题教育对全体党员和职工的一次党性锤炼与精神洗礼,大家亲身感受了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战、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从革命历史中汲取了前进和奋斗的力量;同时本次活动对校医院全体职工来讲也是一次深刻的职业荣誉和医德医风教育,激励着全体医务工作者“恪守医学誓言、发展健康事业”,更加坚定了大家建设健康华电,做好师生健康保障的信心和决心。

初审:贺江城

复审:赵海鹏

审核:杨万华

责任编辑:郭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