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期华电大讲堂:空间天气电网灾害研究计划
9月25日下午两点,我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刘连光教授在科学会堂做主题为“空间天气电网灾害研究计划”的讲座。
首先,刘连光教授针对“空间天气电网灾害”做出了几点解释:1.威胁电网的安全不取决于空间天气的能量大小,而是决定于地磁感应电流(GIC)及其衍生灾害的水平和电网条件;2. 按衍生灾害的水平和当代的电网技术,构成威胁电网安全的干扰在于突发、群发的无功波动;3.我国电网结构、构成以及电力设备的特殊性是空间天气电网灾害成为重大问题的原因;4. 电网特性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脆弱,灾害防治所需技术手段投资巨大,使此问题成为了迫在眉睫要攻克的难题。
接着,刘连光教授介绍了电网灾害研究形式与研究方向定位,并提出了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目标。他讲道,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外朋友关注和加入此问题的研究,竞争激烈且形势严峻,因此在该领域中国科学家也应走在前头;其定位是以电网防灾为主,以天文与空间物理理论研究成果为辅。由此,刘连光教授认为当前的思路是将空间天气理论成功向电网防灾应用转化,以此来实现建立适应电网防灾的空间天气预报参数、指标体系等目标。
随后,刘连光教授提出了电网灾害问题的研究重点与主要任务,包括与加拿大自然资源局合作研究空间天气电网灾害的空间条件和预报指标;研究电网灾害和设备效益评价的理论及方法;建立大电网群发故障的动态安全风险评估理论。除此之外,刘连光教授预计此课题的研究还将完成变电站和输电线路GIC及此生灾害的预测,电网磁暴灾害的条件和危险地区分级等拓展任务。
接下来,就电网灾害问题研究方案与国内外合作问题,刘连光教授讲道:“我们需要扩大支撑项目范围,争取国家电网公司的支持,多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合作研究,以便尽快取得突破。”
最后,刘连光教授介绍了团队情况和空间天气灾害方向骨干并欢迎对此有兴趣、希望考研的在座本科学生可以与其联系,加入该团队。刘连光教授表示,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依赖电网的安全,保障我国电网的安全是华电学子的责任,华电的老师们愿意和大家一起为保障我国电网的安全做出贡献。
刘连光:男,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2007年获河北省第五届省管优秀专家、2011年获评延续管理,200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2011年获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