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系社会实践小分队赴西柏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本网保定讯:近日,机械工程系“党史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赴西柏坡开展了“走新时代的赶考路,做新时代的答卷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探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实践队一行最先抵达西柏坡纪念馆,馆内通过文物、照片和史实资料,辅以绘画、雕塑、景观、幻影成像、半景画等高科技手段生动描绘了西柏坡精神的伟大革命实践。接着,小队一行来到西柏坡纪念碑旁,纪念碑通体为六合体浅红色花岗岩,取六合之意,寓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丰功伟绩。随后,实践队来到西柏坡丰碑林,队员们看着雄壮的石碑上书写着前辈们的英雄事迹不禁感慨,其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一词不仅刻在石碑之上,更刻在了每位队员的心中。最后,实践小队来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参观了几位领导人旧居以及军委作战室、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等。参观结束,队员们无不惊叹当年工作条件之艰苦,环境之恶劣,深知中国今日之发展是何等不易,感慨当代青年团员要始于敬佩,而后铭记,最后奋发。
领略乡村风情,激扬振兴力量
西柏坡镇梁家沟村依托西柏坡景区红色旅游资源,积极构建旅游产业链,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富民模式,走出了一条“旅游+产业+项目”的脱贫之路。目前,梁家沟村旅游业直接带动38户贫困户脱贫,间接带动200多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致富,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村民增收150多万元,完成了山区小村庄的华丽蜕变。活动开展以来,实践队一行一直居住在梁家沟村陈金生老伯的民宿中。梁家沟村依靠旅游脱贫后,很多村民都会选择到陈老伯民宿吃年夜饭,那既是村民们对阖家团圆的幸福与期盼,更是对乡村发展振兴的骄傲与自豪。“现在我们一半以上的村民都在做民宿,收入挺好的。盖新房的,买新车的,娶媳妇儿的特别多,红红火火挺好的!”话语间,陈金生老伯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走在梁家沟村的乡间小路上,实践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西柏坡革命老区“以文带旅”,推动梁家沟村脱贫致富的显著成效,纷纷表示,今后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伟大工程。
感悟红色力量,争做时代新人
西柏坡是“赶考精神”的发源地,如何学习并践行“赶考精神”是摆在广大青年学子面前的一道重要考题。活动期间,实践成员就新时代的大学生如何践行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展开了交流。
实践队员李锦表示,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书写新的历史,对未来最好的把握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和革命精神,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求实精神。继承并弘扬革命先烈艰苦朴素作风,珍惜当下,不负韶华,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实践队员马珂表示,党给予了广大青年让希望生根发芽的沃土,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在思想、工作、学习中勇于争先,以自己之力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注入青春力量。
实践队员高泰北表示,西柏坡是中共中央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时期,是党夺取全国胜利的关键转折期。越是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就越重视和加强自身学习。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团员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深入学习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青春之热血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步履不停走好新时代青年的“赶考路”。
全体实践队员表示,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勇毅前行、埋头苦干,将西柏坡精神自觉转化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之中,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初审:高泰北 张春旺
审核:赵鹏程
责任编辑:陈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