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校区学生会组织学习习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精神
本网保定讯: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回信在广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8月20日,新学期返校报到之际,校学生会组织召开学习讨论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精神。学生会学生干部、创新创业社团、“互联网+”大赛项目成员、创业项目成员等各类学生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首先由我校参加此次活动并接受央视采访的麻腾威同学介绍情况和体会。今年4月,麻腾威的团队依托“沼气蓬勃”项目参加了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他有幸作为项目代表参加了在延安开展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通过寻访梁家河村史馆、沼气池、铁业社、缝纫社等地,重温了革命前辈的艰苦奋斗历史,感受到了总书记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责任与担当。在谈到总书记的回信时,他激动地表示,参加活动使他思想上受到了洗礼,总书记的回信更是让他感到惊喜和鼓舞,他和团队一定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将项目继续做下去,努力服务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贫困区早日实现脱贫。
校学生会副主席朱嘉彬表示:习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给创业青年们的鼓励,同时也给我们学生干部和全体大学生指明了奋斗方向。
虽然我们没有创业项目,但是我们也有追求、有理想,也渴望在服务国家建设中建功立业,锻炼和提高自身能力。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其他形式为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创行团队负责人仲晓雨表示:在看到总书记的回信后,在惊喜之余更加感到沉甸甸的责任。总书记鼓励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作为创新创业类社团,今后我们将带领队员多深入农村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充分调研社情民意,将社会需求带回来作为课题进行研究,与我们的项目紧密结合,让我们的创新创业项目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落地、开花、结果。
“芦苇花开”项目成员黄婷婷表示:之前做创新创业项目,考虑更多是为了比赛和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但好的项目都没有孵化落地。习总书记的回信,对我们起到了很好的鞭策作用,更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创新创业不该只停留于理论想法,“沼气蓬勃”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典型,接下来,我们会结合学科特色,利用好学校对创业的资源支持,将项目落地孵化,用实际效益服务大众。
大一的牟芮同学也分享了学习心得,表达了自己想要加入扶贫创业,投身实践的想法,她说:在大学期间,能做这样一件利用所学知识来回馈社会的事情是何其幸运,何其受益。她表示在大学剩余时间里,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一定会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尝试创新创业,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来帮助革命老区的建设发展。
会议最后,校学生会主席范振宇同学们进行了总结,并发出倡议: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学生,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传承革命先驱的艰苦奋斗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把学习总书记的回信转化为个人奋斗的强大动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增长本领才干,以人民需求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激发创新创业动能,让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发挥价值,让青春在为中国梦努力奋斗的征程中闪光。
此外,校学生会还第一时间对我校受央视采访报道的麻腾威同学进行了专访,于8月17日制作了专题微信推送,向全校学生展现我校学子矢志创新创业、以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事迹,激励全校同学向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