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工程训练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利用“直播+录像”的方式开展金工实习远程教学

本网保定讯:为了克服疫情对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带来的影响,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及学校的安排,工程训练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克服困难,将现场教学录制成视频课程并采用远程授课方式开展教学。首次授课首先面向毕业班开展,涉及全校学生900多人。课程教学安排在周六、日进行,授课开展顺利,学生互动踊跃。

金工实习采用远程视频方式进行,对实践操作课程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为了尽最大可能上好这门课程,中心领导和老师们经过多次开会研讨,最终确定采用“理论课线上直播+实操制作录像+课中课后在线答疑+课后限时提交(考核)作业”的形式开展,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进行授课内容的扩展和补充。

微信图片_20200512082644.jpg

在理论课授课部分,按照工业工程的流程,增加了金工实习总体流程的解读,增加了劳动意识培养的内容,增加了体现我国在装备制造领域中取得重大成果的内容,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对制造技术的兴趣,注重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教育,增加民族自豪感教育。

胡3 - 副本.jpg

在实际操作方面,中心老师精心准备操作设备,谋划讲课内容,邀请教务处沈占英老师的团队联合录制了高清视频,并在后期制作中加上了特写、字幕等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中心还对最新的先进制造内容进行了录相科普。先进制造实验室的老师详细讲解了数控加工机床、特种加工机床、3D打印、三维扫描测量、激光加工、加工中心等设备及其用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的特点,有效补充金工实习的内容。


为上好直播课,金工实习的老师们尽心准备教案,精神饱满讲授,相比于以往的现场教学,同学们的互动更为热烈,提问更加积极主动。

这次疫情对金工实习课程的教学既是挑战,也是中心课程建设的机遇。工程训练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的有关老师,通过网络教学、操作视频课程的录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金工实习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基本的加工制造体系及具体加工技术、加工工艺等过程建立了系统概念。通过现代加工技术的科普,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心老师对网络授课有了切身地感受,表示将更加完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平台,使其成为现场教学有益的补充,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工业加工系统的整体概念。中心教师表示,疫情过后,在金工实习现场教学中,也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不断提高工程训练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