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中欧可再生能源创新与合作论坛——风电研讨会
10月15日上午,学校召开了中欧可再生能源创新与合作论坛——风电研讨会。ECN(荷兰能源研究中心)的相关专家,可再生能源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相关老师以及可再生能源学院部分研究生参加会议。会议由刘永前教授主持。
刘永前教授对ECN的专家的到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与会人员。荷兰能源研究中心(ECN)是风能领域的先驱和绝对技术权威,处于风能行业的国际领先地位。在2018年4月1日,ECN并入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TNO)并更名为“ECN part of TNO”。如今,ECN part of TNO风能技术领域的研发重点关注如何降低海上风电的成本。
会议首先由Piet Warnaar先生针对ECN海上风电的发展进行了相关的报告。在报告中,Piet先生先介绍了ECN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的领域,并阐述了在风能领域开展的业务;之后针对ECN的海上风电发展情况展开详细的介绍,在海上风电场的优化设计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模型和在运行过程中采用有效的运维策略,达到风电场发电量最大化的目的,从而有效的减少了风电的度电成本;在报告的最后,Piet先生介绍了ECN开发的用于评估和优化风电场电气性能的软件——EeFarm,该软件可以系统性的优化风电场的度电成本。
胡博先生主要针对海上风电场自动运维计划进行了相关的报告。在报告中,胡博先生先是介绍了由ECN开发的用于自动化制定海上风电场运维策略软件的基本原理,并以荷兰阿玛利亚风电场为案例,分析对比了人工安排运维策略和根据软件制定的运维策略安排运维对风电场发电量损失的影响,证明了软件安排的运维策略可显著的提高风电场发电量;在报告的最后,胡博先生总结了软件自动化安排运维策略的特点并就软件的优化方向和目标进行阐述。
最后,刘永前教授再次对ECN专家的参会表示欢迎与感谢,并系统性的介绍了可再生能源学院的现状。刘永前教授主要从可再生能源学院的学科分设以及研究方向、合作和交流以及科研平台等几个方面展开介绍。
Piet Warnaar先生是ECN风电领域的高级研究员和业务开发人员,同时也是TNO的成员。多次参与欧洲风电场的建设和调查工作,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项目经理。胡博先生是ECN风电领域的研究员和咨询员,毕业于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从事于海上风电场的运维工作,提出了多种运维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