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法政系组织开展2021级、2022级非全日制研究生职业综合素质实训

本网保定讯:7月7日至9日,法政系组织2021级、2022级全体非全日制研究生到拓展教育营地开展为期三天的职业综合素质实训。法政系主任梁平,系副主任谭琪、李雷,法政系部分教师共150余人参加训练活动。

法政系从天津大学等高校聘请了9位专业教练,在教练的指导下,成员们首先进行了破冰环节,通过“团队击掌”、“机遇与挑战”、“老师说”等小游戏打破隔阂,团队成员快速融合。随后,成员们被随机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选举小组队长、设置队名和口号、绘制队旗、设计队歌等环节,展示团队文化,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得以初步建立。随后各个小组分别体验了名诗秀、盲人方阵、鼓动人生、穿越电网、信任背摔、雷阵、超音速、团队七巧板等丰富多彩的拓展项目。在拓展项目中,各队队员全情投入,积极参与并主动承担任务,相互支持、分工合作,不断突破自我潜能,勇敢接受挑战,以坚忍和顽强的毅力完成了所有既定目标和任务。

一个人的优秀,不代表团队的优秀,只有在优秀的团队里,才能折射出个人的光辉。在此次活动中,团队合作的力量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教师团队通过鼓动人生、盗梦空间、雷阵、团队七巧板等拓展项目,深深领悟到大局观、凝聚力、团队协同、合作共赢的重要性,教师之间增强了相互信任与有效沟通,活动也激发了大家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斗志,为打造一支具有向心力、执行力、责任感的卓越教师团队奠定了坚实基础。非全日制研究生团队此前因疫情原因只能在网课中沟通交流,通过此次穿越电网、信任背摔、超音速、毕业墙等拓展项目实训,大家从陌生到熟悉,从网课的“头像识人”到如今的促膝长谈,同学们对法政系研究生这个集体有了直观、真切的感受,大家已经融合为一个具有强烈归属感、高度凝聚力的学生团体。

在结束了两天的素质拓展后,7月9日,法政系在拓展教育营地举办了师生联欢会。梁平在联欢会开场致辞,她首先对两届非全日制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本次综合素质实训活动的组织开展,既是弥补疫情期间非全日制研究生没能回校参加有关课程学习的遗憾,也是法政系研究生实践环节创新的一个尝试。法政系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也是法政系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此系里克服了场地、资金、安全保障以及非全日制研究生自身工作等重重困难,组织了该项实训活动。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老师们的精心策划与同学们的积极配合,未来法政系将继续加强本科和研究生实践环节的改革与投入,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院系的综合实力。梁平也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希望,她勉励同学们以此次综合素质实训为契机,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当中要认真学习、积极工作,增强自身本领,发扬不怕吃苦、团队配合的精神,勇敢面对困难与挑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联欢会上,老师与同学们欢聚一堂,共同表演舞蹈、唱歌、诗朗诵等精彩纷呈的节目,参加紧张刺激的游戏环节,会场内气氛热烈,不时爆发出掌声与欢呼呐喊声。

此外,研究生导师与各自指导的研究生利用休息时间就学业规划、论文写作等问题也进行了充分沟通与交流。导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同学们之间互通有无,深入的学术交流为后续的课程学习与论文写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法政系高度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实习实践环节的开展,梁平早在学期初就对该项活动进行谋划,对实训目的和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并且多次带队到易县、满城等实训基地进行实地考察、洽谈对接,对实习内容、食宿环境等细节周密安排。由于外出实习学生人数众多,为加强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切实保障学生实习期间安全,法政系组织老师们全程参与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实习安全。此次综合素质实训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是立足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职学习的特点,通过组织集中返校学习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通过一次次的挑战和考验,磨练了大家战胜困难的毅力与勇气,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信任、理解与配合,培养了协作与创新意识,提高了团队向心力与执行力。本次活动为师生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勇敢担当、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形成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富有激情的教师与学生团队打下了坚实基础。

初审:李雷

审核:梁平

责任编辑:陈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