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校园时讯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以课赛结合的形式谈创新型人才培养”主题研讨会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于114日举办了教学发展工作坊系列活动之主题研讨会(第4期):以课赛结合的形式谈创新型人才培养。来自不同院系的教师和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能动学院教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教研室主任、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刘衍平老师主持。
      刘衍平老师首先对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教研室指导学科竞赛整体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她指出,此次研讨会的目的不仅是对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经验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与更多指导大学生学科竞赛和实践创新活动的教师交流学习。

 
      接着,能动学院宋玉旺老师从指导竞赛、课赛结合与未来展望等几个方面,就自己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他重点阐述了课堂教学与科技竞赛的意义以及两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效果,他还从教师授课、教师指导竞赛和学生参与竞赛等不同视角进行了经验分享并对获奖作品进行了展示。
     
能动学院高青风老师分享了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激发学生创新灵感的教学心得。他认为为了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或者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作为案例传递给学生,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新灵感。高老师还为大家介绍了部分作品的创作思路。

 
      随后,经管学院张琪老师,英语系马铁川、姜雪老师,能动学院武鑫、周超老师,电气学院赵东、柳赟老师以及体训部王萍老师等,从本学科特点和自身工作的角度围绕主题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大家一致认为课堂教学与学科竞赛之间有着互为相长的关系。课堂教学是理论学习的主阵地,学科竞赛是实践创新的有效载体。各院系及学科专业之间应整合资源,合理组建竞赛团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倡导主动实践,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教务处梁光胜副处长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讲话中做一名好教师的“四有”标准,阐明了教师在课堂授课与竞赛指导中的作用。教师要用自己的学识、阅历、人格魅力以及慈爱之心影响与感染学生,指导学生成长成才,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最后,刘衍平老师做了总结发言。她认为,此次研讨会学习到了不同学科教师指导学生竞赛的先进做法,收获颇丰。但在课堂教学、学科竞赛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上,教师们还有很多需要思考、研究与探索之处。第一,如何将课堂教学与学科竞赛更好地融合,实现“以教促赛、以赛促改”,这需要教师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与实践;第二,如何将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落实到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学科竞赛等一系列环节中去,进一步完善创新实践培养体系。